日前,卫生部出台了新的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了国际最新的标准,对妊娠糖尿病的筛查较以往更为严格。目前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0%,在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中,这一比例更大。然而,由于担心妊娠期用药会对胎儿构成不良影响,不少“糖妈妈”拒绝治疗。10月19日,市健康管理协会携手诺和诺德举办的“与名师面对面”特别活动中,专家对新标准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必须及早进行饮食运动控制,以及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每年新增200万“糖妈妈”
天津中心妇产医院副院长陈叙教授表示,如果按照今年7月新颁布的《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0%,超过以往所做的6%—7%的预估。如果参照国家统计局近两年的新生儿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以此推算,每年会新增200万以上的“糖妈妈”。而她们中超过半数的人会在以后的生命中加入糖尿病的大军,同时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更大。
天津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科冯凭教授介绍,妊娠糖尿病在糖尿病分型中是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并立的四种分型之一,是指在怀孕前没有高血糖,只在怀孕期间才发生高血糖的患者。妊娠糖尿病大多与孕妇高糖、高脂肪等食物摄取过多、营养过剩有关,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病变,并且会增大患者产后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几率。对胎儿来说,妊娠糖尿病可直接导致流产、畸形儿、巨大胎儿等几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等多种新生儿合并症。妊娠糖尿病还会将危险代代相传,尤其对于生育女性后代的患者,会增高几代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
新标准筛选更严格准确率更高
与以往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相比,新的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空腹血糖的诊断标准由5.3毫摩尔/升降至5.1毫摩尔/升,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由8.6毫摩尔/升降至8.5毫摩尔/升。同时规定,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餐后2小时这3项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血糖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而以往标准则规定3项指标中有2项达到或超过标准才可确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建议,所有孕妇都应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超过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筛”。首次进行孕期保健时,需要先通过空腹血糖或者随机血糖的检查,把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诊断出来。并且对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产妇,建议她们在产后每3年要进行一次糖尿病的筛查。
由于糖尿病对于孕妇和对后代的影响,为防止恶性循环,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而“糖妈妈”害怕药物对胎儿会有不好的影响,往往不知所措。临床医生需要指导“糖妈妈”,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必须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影响胎儿
杨慧霞特别强调,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胎盘,所以不会影响胎儿健康。目前唯一可以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是诺和锐,不但不会穿过胎盘作用于胎儿,而且它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的升高非常匹配,可以很快的使血液内的胰岛素水平达到需要的高度,在注射之后可以立即吃饭。同时注射诺和锐以后,血液内胰岛素的峰值回落得也比较快,低血糖的发生会更少,因此对糖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更加安全。
不少“糖妈妈”在自我注射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而抵触治疗。一般而言,注射针头的直径越细,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和组织瘀伤就越少。目前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是纳诺斯NANOPASS胰岛素注射针,33G的针头尖端外径只有0.2mm,注射时皮肤上出现轻微的压力,几乎没有针刺感,有助于减少孕妇患者对注射的疼痛及抗拒。
此外,孕妇要注意控制高糖、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提倡少量多餐,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以及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品。控制每日水果摄入量,尽量少吃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同时适当加强锻炼,以散步和孕妇操为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