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克)268元……
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有机”二字,并标榜“高质高价”。这些有机食品货真价实吗?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深入山东、广西等地,追踪一些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超市销售:
有机食品“李鬼”多
记者近日在山东、广西多家超市中,随机问20余名消费者“什么是有机食品”,回答“五花八门”:“包装上有‘有机’二字”“标价比普通食品贵很多”“口感好、有营养、无污染”……
由于认知模糊,一般消费者很难判断有机食品的真假。
除了“有机”二字随意贴,还有的食品包装上只贴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但没有认证机构的标识。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标注认证机构的标识或机构名称。不仅如此,还有的“有机食品”认证已过期或撤销。
认证环节:几万元叫卖“有机”证书
根据超市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上一位常年在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做“有机食品”收购、加工、包装的经纪人刘刚。他表示,有机食品行业之乱,关键是认证环节随意性大。
“像中绿华夏、南京国环等知名认证机构还可以,但对不少认证机构来说,你只要花两三万块钱,基本就能拿下有机食品认证。”刘刚透露,交了钱,一些认证机构或中介公司会派专人帮助“搞定”申请、文件审核、实地检查等认证全流程。
不仅如此,因受利益驱动,有些认证机构甚至主动找加工企业,让他们花钱买有机食品认证。
针对认证中出现的问题,记者联系到负有监管责任的国家认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认监委应组织地方认证监管机构对有机产品认证,但目前有机食品监管体制还不完善,仅靠认监委一个部门很难进行“全覆盖监管”。
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晓燕表示,目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资质审查不严,特别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揽认证业务,扰乱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体系,应当引起重视。
“九龙治水”搞不好有机食品,全程监管需要管理创新。赵晓燕等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专项整治认证领域之乱,同时重拳打击假冒有机食品,将违规经营者逐出市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