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但根据吃法则有不同的养生效果。那么,桂圆的吃法都有哪些呢?以下几种养生食谱,女性常吃不但可以补血养颜,还可以安眠帮助快速入睡,实在是促进健康的一大利器。快来一起看看吧。
红枣桂圆茶:补血养颜
在南方,气候和水土燥热,喝凉茶是普通市民都懂的。但如果女孩凉茶喝得太多,会令人身体发虚的,脸色苍白,头晕气短。因此有时也要喝些补血的饮品才好,如黄鳝、猪肝、猪血、红枣、桂圆、枸杞子、阿胶等富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是非常有好处。女人肤色白皙最漂亮,但是,女人脸色红润才健康哦!
材料:红枣,桂圆,枸杞,当归,鸡蛋,红糖
做法:
1、除了红糖以外,所有东西洗干净放入煲里小火慢炖,大约30分钟后,加红糖进去一起炖;
2、一共大约40-50分钟,材料都出味了,就可以了,吃的时候连汤连渣都吃掉。
3、如果想当茶那样喝的,就不用放鸡蛋,其他东西煲个30多分钟也差不多了。
小诀窍:
1、煲的时间不用太严格,只要东西煲出味,你愿炖长时间点可以,短时间点也行,因为最后统统都吃掉。
2、加入当归会有点药材味,也许有些人会有点喝不惯,你也可不放。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桂圆红枣猪心汤:安神补眠
桂圆干是新鲜龙眼的果实晒干而成,这可是个好东西,滋补功效显著,可泡茶,也可煲汤,也能当零食吃,但是不能多吃啊,否则会上火噢。天气变冷了,希望我这碗汤也能让大家暖到心窝了,女孩子容易在寒冬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多半由于气血不足,这碗桂圆红枣猪心汤不仅养血,而且补心,对失眠,食欲不振,健忘的症状有食疗作用,睡眠好了,气色自然也漂漂亮亮了。
材料:猪心猪心半个,姜,桂圆干,红枣,料酒
做法:
1、锅里放水烧开,放姜片,放料酒,猪心切薄片放进锅去焯水,洗干净
2、把红枣,桂圆,姜片和猪心放进炖盅,放水,隔水炖2个半小时,吃前放盐调味。
小诀窍:
1、龙眼肉健脾开胃,养血补心,宁神益智,特别是对神经心悸有一定的作用。
2、如果经常心跳不安,汗水多。失眠,夜睡不宁,精神疲乏,食欲不振,健忘,可以此汤作食疗。作为滋补用途,龙眼是优于其他果实的。
桂圆阿胶红枣粥:补血养心
有时候可能不太吃饭食,想吃一些粥类的。现在天气凉了,可以选择一下补气血的粥来喝哦!女人只有气血足了,才会有好脸色,才会变得美美的。今天介绍的这个粥是甜粥,很好喝哦!
材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干)10克,白酒15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
2、取一只大杯,倒入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
3、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
4、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
5、锅内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
6、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
7、加入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
桂圆煲鸡汤:滋补养颜
江西的瓦罐煲汤很有名。以前的乡下,吃过早饭下地劳作之前,农民会拨出几块炭火,在炭火上架上一个瓦罐,瓦罐中放入三两块排骨或鸡块,加满水,就这样慢慢地煲着。等到下地回来,屋子中已经弥漫了香气,汤入口中更是鲜美得令人咂舌。
材料:柴鸡1只(约1000g),干桂圆30粒,冰糖5g,盐1茶匙(5g)
做法:
1、柴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鸡胗、鸡心和鸡肝留下),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剁成大小适中的块。干桂圆去壳备用。
2、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切好的鸡块,汆烫3分钟捞出,以去除杂质和血沫。
3、将汆烫过的鸡块放入高压锅中,加入剥好的桂园、冰糖和盐,再加入适量凉水(水量的多少依个人情况而定,如果喜欢喝汤就多加一些水,不喜欢就少加一些水)。
4、大火加热,至高压锅喷气后调成中小火,煲煮15分钟。
5、待高压锅减压后打开盖子,将煲煮的鸡汤和鸡块倒入瓦罐中,以中小火继续煲煮30分钟。
小诀窍:
1、煲汤时最好用新鲜的上等柴鸡,并将整鸡剁成块,让鸡骨头里的营养充分溶解到汤里。
2、如果能买到新鲜的活鸡当然最好,如果买不到活鸡则要慎重选择。有些市场上出售的鸡宰杀后没有及时掏出内脏,时间久了内脏的味道就会渗透到鸡肉中,从而影响鸡肉的口感,而超市中售卖的鸡因为是工厂化生产,保证了一定的卫生条件,所以味道反而会更好一些。
3、煮鸡汤的时候盐不要放太多,如果觉得味道太清淡可以在喝的时候再加盐调味。
4、桂圆甘甜,特别适合女孩子食用,也可以用黄芪和党参代替桂园,煲出的汤则有淡淡的中药味道,也非常滋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