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板一个接一个“跑路”,身后留下一屁股烂账。但是,人们更多地把这样的现象归罪于“高利贷”,这显然不对。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正是我们一再批评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的错配”,而错配之下,货币显得过紧。
温州的小老板们不知道高利贷的风险吗?当然不是。温州“台会”古而有之,最后还不起账,折胳膊断腿、欠债外逃者温州人比谁都清楚。那为什么还会这样?因为没办法。在信贷过紧的背景下,不借高利贷立即就死,借了高利贷可以延缓死期。
据我了解,当时温州老板借高利贷时,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他们普遍认为,货币不可能总是紧下去,少借一点高利贷只是解决一下眼前“购买原材料”的问题,明知道可能会亏,但他们心中总有一个期盼,盼着银行“低价信贷”能够早一点放行。希望一次次地破灭,债台一层层地垒高,最终无以复加而一逃了之。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本来不成问题,但所谓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扮演从属角色。即跟随积极财政政策这一主动性政策,而不能过紧,否则积极财政政策会吸干全部贷款,而使得民营企业流动性枯竭。但遗憾的是,货币政策变成了主动性政策,在积极财政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一味紧缩货币,最后必然是今天的结果。
温州老板一个接一个“跑路”,身后留下一屁股烂账。但是,人们更多地把这样的现象归罪于“高利贷”,这显然不对。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正是我们一再批评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的错配”,而错配之下,货币显得过紧。
温州的小老板们不知道高利贷的风险吗?当然不是。温州“台会”古而有之,最后还不起账,折胳膊断腿、欠债外逃者温州人比谁都清楚。那为什么还会这样?因为没办法。在信贷过紧的背景下,不借高利贷立即就死,借了高利贷可以延缓死期。
据我了解,当时温州老板借高利贷时,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他们普遍认为,货币不可能总是紧下去,少借一点高利贷只是解决一下眼前“购买原材料”的问题,明知道可能会亏,但他们心中总有一个期盼,盼着银行“低价信贷”能够早一点放行。希望一次次地破灭,债台一层层地垒高,最终无以复加而一逃了之。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本来不成问题,但所谓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扮演从属角色。即跟随积极财政政策这一主动性政策,而不能过紧,否则积极财政政策会吸干全部贷款,而使得民营企业流动性枯竭。但遗憾的是,货币政策变成了主动性政策,在积极财政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一味紧缩货币,最后必然是今天的结果。
中央银行似乎也有理由。那么多的货币投放出去了,会拉动物价上涨。对吗?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第一,上一年投放的货币已经变成了项目,对下一年度而言,它是经济规模,是GDP,而不再是信贷投放。经济总量大量,势必需要相应的货币投放,但为了压制GDP增长却一味紧缩货币。我们都知道,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源于财政政策积极过度,所以要压低GDP必须从财政政策这一端退出,货币政策作为从属性政策,必须随之退出。但我们居然就搞错了,主人还在,让仆人先跑。
第二,有货币就会有钱去买钢筋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就会涨。这个说法好像没错,其实大错。因为他们居然没搞清,购买钢筋水泥等原材料是政府建设项目的需求,还是钱本身的需求。
第三,食品价格为什么暴涨?劳动力价格为什么暴涨?我们仅仅从供求角度分析,也是因为财政政策过于积极。因为它大量用工,把大量自给自足的农民,变成了通过购买吃粮的“农民工”――城市工人。这必然使得民营企业用工困难,工资上涨。
第四,当然还有输入型的因素,还有资源价格改革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结论:不是温州老板错了,也不是民间金融错了,错的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两只脚一起使劲儿,这个车能开好那才是怪事。现在出现的问题恰恰证明了我们过去的判断。
还有解吗?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至少,我们给了“恶意做空中国的国际炒家”一个巨大而无可辩驳的理由和借口。他们会如何使用这个借口?什么时机使用这个借口?别急,我们都会看到。
一年以来,我们最大的担心已经变成现实。现在如果还不意识,要么中国经济成为这场西方经济危机的殉葬品,要么还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救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