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公司江湖:海底捞陷“冲兑门” 员工避谈骨汤料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3/2011 15:14:19   来源:新华网

  海底捞"冲兑门"

  尽管《海底捞你学不会》已经成为畅销书,尽管海底捞很会在网络上搞营销,但海底捞们,是不是有一些什么东西,你们自己一直都没学会的呢?应该是历史责任感吧。一说这个,企业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太宏大、太扯淡,但恰恰是因为缺少这个,才让这种胡来成为人云亦云的潜规则,你以次充好,我也偷工减料。

  中国市场太大了,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却未见得是一件好事。市场太大,大家都有口饭吃;需求层次多样,什么样的产品都敢叫板。扩大、扩大、再扩大市场份额,就成为中国企业家口头上经常挂着的话语,而不是诸如提高创新水平、提高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重要归重要,但显然不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对于太多的企业而言,先跑马圈地再说,先把市场份额占着再说,至于产品和服务的精益求精,就变成了“缓图之”的事情。所以,往往是那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往往是那些已经建立起品牌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很街头小摊式的问题。眼大肚子小,管理自然就失控了,这绝不是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是某个门店存在的问题,而是品牌自身管理的问题。

  海底捞承认白味汤锅系冲兑 称并非使用添加剂

  “如果有客人问,你们的骨头汤怎么这么白、怎么这么好喝的时候,你的回答一定要注意。虽然我们的骨头汤是各种料兑的,但是你一定不能这么和客人说,你就说‘不好意思,我个人了解得也并不全面,我们吧台有专门的资料,您可以到吧台那查看’。”该媒体还指出,海底捞部分门店存在员工偷吃熟食、筷子掉在地上继续捡起来用、肉类并非宣传所称严格称重等现象。

  记者昨日致电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其负责人坦陈白味汤锅和饮料确系冲兑而成,但表示所有的原料配比均严格按照总部的要求配置,采用的原材料均来自于通过ISO资质认证的大厂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并没有人为地“隐瞒”。

  “每个门店的吧台和海底捞官网上都有详细资料介绍,不论是锅底还是菜品、饮料,顾客可以随时查询其供货商和产地信息。”该负责人说道,“饮料和汤底冲水属于正常的食品操作工艺”。

  对于海底捞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该负责人回应称,海底捞目前拥有一万多名员工,总部对其要求和标准是一致的,但是不同门店的员工确实良莠不齐,公司将对此详细调查。

  员工避谈骨汤料

  昨天,一则消息再次引爆人们对餐饮行业“勾兑”食品安全的争议。据媒体报道,知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包括柠檬水和酸梅汤等均是冲兑而成,而且新员工培训时,培训老师会特别提醒,“虽然我们的骨头汤是各种料兑的,但是你一定不能这么和客人说”,并教授员工如何回避向客人回答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上述报道还提到,除了汤底和饮料系勾兑而成外,海底捞还存在肉类不称重等问题。

  骨头汤的制作和所用料为何不能向消费者明说?并要多方掩饰?海底捞的作法,引起当前对食品安全特别敏感的消费者们的无限联想。记者昨天从网上看到,不少消费者、网友质疑海底捞的骨头汤的成分,并对其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严重不信任感。

  海底捞味千DQ肯德基 商家为何都不怕砸自己牌子

  昨日,有媒体报道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骨头汤及饮料均系冲兑。对此,海底捞回应称,其骨头汤及饮料确系冲兑,但所有原材料均采购自带有合格资质证明的正规厂家,冲兑属于正常的食品操作工艺。

  此事立即引爆网络,不少网友表示:“人类已经开始阻止‘万能’的海底捞了……”

  问题血燕戳国标痛处 专家直指食品安全法不健全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对北京、广州等地的燕窝生产厂家、专卖店、超市进行了走访调查。除了产品下架、消费者退货外,“行业标准滞后”这一关键词再度被推上前台。

  骨汤粉、豆浆粉、勾兑醋……2011年以来,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事件不断。但每一次媒体曝光后,相应领域国家标准缺失问题均日益凸显。正如行业专家所言,燕窝国家标准的缺失,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制不健全的又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