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素有京东绿谷美誉,没错,这就是平谷。近年来,平谷区坚持打造首都生态第一区理念,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用良好的生态资源聚拢绿色产业,实现了产业领跑与生态建设、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
“十一五”期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15.6%的增长幅度,位列全市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首。平谷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幅比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高出约3个百分点,2010年实现果品总收入10.3亿元,成为北京市首个果品收入超10亿元的区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达到21.6%,位居全市第一。一系列数字表明,平谷现代农业正在跨入提速增效新时代。
产业领跑:质量决定数量
平谷区现有农业人口20.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51.8%,农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0%。有人曾提出疑问,平谷如何以10%的产值实现51.8%的人口的幸福生活。
“质量决定数量。”平谷区委书记邱水平给出的答案是,“以工业化发展思路发展农业,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朝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源泉。”
具体来说,平谷大桃产业领跑作用功不可没。作为世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欧互认食品,已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22万亩平谷大桃享誉海内外,目前在全国30余省市自治区和世界40余个国家、地区均有销售,已形成年产2.8亿公斤、年收入近7亿元的产业规模。
大桃不但是平谷的精彩名片,更关系到10万桃农的幸福生活。最新数字表明,平谷大桃以占全市50%的面积,实现了全市大桃80%的效益,亩效益超过6400元,人均果品收入达到8000余元,果品总产量、果品收入、人均果品收入连续25年位居全市第一。
“通过实施果业精品、营销、综合开发三大战略和大桃增甜工程,每个平谷大桃背后都有30余项技术做支撑,其上市时间从每年的3月底可以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实现了一年三季有鲜桃的果品产业新突破。”平谷区农委主任李福芝说,今年通过开展“百企对百村、百商对百社、百人对百户”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平谷大桃的销售空间。
北京一果树专家专门做过一项研究,惊奇地发现平谷大桃在年产量、亩效益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一个“摩尔定律”:即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平谷大桃平均约18个月亩效益增加1000元,农民增收10%。根据这个“摩尔定律”的预测,到2015年,平谷大桃亩效益将由现在的6000多元增长到1万元,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大桃之外,同样精彩。2010年,平谷新增日光温室、大棚1000亩,建成京东最大的菌类生产基地,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峪口禽业新建4个蛋种鸡基地,自主培育的“京红”、“京粉”两个新品种实现年推广1.2亿只。
生态立区:环境决定出路
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部,是京津走廊重要节点,且处环渤海经济圈前沿。这里青山耸翠,绿水潺潺,森林覆盖率为62.7%,居全市首位,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生态立区、生态强区一直是平谷发展的核心理念。“十一五”初期,平谷就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环境准入”制度。
区长张吉福介绍说:“任何建设项目如达不到环保要求,将被‘一票否决’。”同时,平谷率先编制了《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把生态建设提到规划的高度,这在京郊乃至全国都是创新。
2009年,平谷提出举全区之力,力争用3~5年时间创建国家生态区。2010年,相继通过北京市爱卫会和全国爱卫会专家组的考核验收,向创建国家生态区迈出了扎实一步。
平谷区投资53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消纳农村垃圾的“三统一”处理模式,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在此基础上,平谷区2009年在全区273个行政村,近8万农户中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消纳的机制,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生态环境改善后创造了强大的生态效益,为平谷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系列重量级项目纷纷落户。今年,平谷按照十八弯沟域规划,重点进行沟域内玻璃台风景区、灵芝谷景区等14个项目建设。其中,玻璃台风景区与大象投资集团合作,投资11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了旅游观光条件。
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平谷二、三产业拓展了空间。首期规划面积133公顷的北京绿能产业基地位于平谷区马坊镇,“十二五”期间将吸引不低于30家从事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进驻,力争2015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已被纳入北京市文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中国乐谷今年闪亮登场,成为对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平谷国际陆港正式通关运行,成为继朝阳口岸之后的第二条海运货物进出口通道。马坊物流口岸货物通关量以年均300%的速度增长,有效带动商业、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决定明天
2011年1月,总投资5.82亿元的亚洲最大的蛋鸡养殖项目——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在峪口镇西樊各庄村正式投产,4万只依莎褐雏鸡住进了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现代化鸡舍,标志着由平谷区政府、正大集团、北京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创新的“四位一体”合作模式获得成功。
近年来,平谷区不断更新观念,在创新产权式农业、搭建优质农产品直销平台、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要想在未来赢得先机,就要用明天的思维来决定今天的思路,能否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劣。”区长李福芝说。
“四位一体”项目借鉴BOT模式,整合了政府的行政资源、银行的金融资源、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资源、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金融服务新农村、规范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创新。
与此同时,由平谷峪口禽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京红”和“京粉”商品代雏鸡累计销售突破6亿只,一举扭转了“海兰”、“罗曼”等进口品种蛋鸡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京鸡”的发展创新了一种“产权式农业”模式,通过建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化蛋种鸡养殖基地,可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益近2000万元。
“将单打独斗的农户组织起来,将从事单一生产方式的农民变为产业化‘工人’,是平谷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平谷区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管理者和带头人,区农合中心主任陈新华表示,通过农村合作社将分散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集中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偏小、服务领域狭窄、带动能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等问题。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69家,在农业生产、销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平谷通过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8200万公斤,销售额达3.4亿元。
用明天的思维把今天的事做好,让平谷现代农业持续向纵深发展,对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等深层次问题稳步推进,大胆尝试。平谷区与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经过多次洽谈,达成合作意向,于2010年12月成立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平谷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对全区农村资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激活农村的要素市场,提高农村市场的效率和效益。半年多来已有10个项目通过产权交易所成功交易,交易金额达3100万元,为全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