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高价回收洋奶粉罐为造假 网购是假奶粉销售主渠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4/2011 07:37:25   来源:厦门日报

  一位年轻妈妈在网上晒从新西兰邮寄过来的洋奶粉,没想到,有人竟然高价回收她的洋奶粉罐,“是不是有黑心商家收去用来造假?”这位年轻妈妈在某亲子论坛上发出这样一则帖子。

  一个空洋奶粉罐能卖20元

  洋奶粉价格猛涨,洋奶粉的空罐回收价也水涨船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奶粉罐乏人问津,只能当做铁皮来卖,一斤5角钱。

  “亲戚在国外,直接从新西兰寄奶粉回来,这次2段奶粉是刚到的”,一位年轻妈妈发帖说,她在网上晒奶粉后,很快,有人要收购她家的空奶粉罐子,一个8块钱,“如果把这些收购的国外真奶粉罐,重新罐装出售,消费者哪知道奶粉是真是假?所以,绝对不能卖空罐子,或许哪天你再买奶粉,买到的就是你卖出的空罐子!”

  此帖一出,引来众网友围观。网友laixdong也说,“之前的一段奶粉拍照到淘宝,结果有人发信息给我,要我的空奶粉罐,一个回收5元”。

  另一位年轻妈妈黄女士告诉记者,最近有好多已经当妈妈的朋友,无论是微博,还是手机短信,都收到过回收日本奶粉罐的信息,每个20元—25元不等。“由于日本地震核辐射,日本奶粉也开始断货,所以有可能有一些不法之徒想借此来牟利”。

  疑用于制造假洋品牌

  很多妈妈对洋奶粉近乎狂热的“痴迷”,不仅要洋品牌,还要原装进口,甚至追捧“从未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洋奶粉,认为只有这样的奶粉才不可能被造假。

  高价回收洋奶粉罐,这无疑给热衷于网购洋奶粉的家长们当头一棒。

  据了解,奶粉罐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空奶粉罐基本只能作废,厂家也不可能回收,因此,如果有人高价回收,很可能是用于非法用途,比方说,将收回来的空奶粉罐装上假冒伪劣的奶粉,再冒充品牌奶粉出售。

  年轻妈妈呼吁砸罐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所以这里呼吁大家不要为了几块钱,把奶粉罐卖给别人,我们家对于奶粉罐的处理方式,都是压扁变形无法正常复原之后扔掉”,网友“豆豆鱼的天空”说。另一位网友跟帖说:“我家也是把奶粉罐踩扁了才卖的,简单的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天底下所有宝宝的健康”。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妈妈,她们也表示,“宁愿扔掉、敲坏也不让人回收空罐”。

  此外, 记者了解到,网购是目前假奶粉销售最主要的渠道,因此,网购洋奶粉需谨慎,尤其不要为了贪便宜去一些小网站网购。

  行动

  工商总局:

  销售快过期食品

  应有醒目提示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根据12日公布的《流通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食品经营者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为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确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及时退市和销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研究起草了上述办法,并于今年8月12日至29日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办法征求意见稿,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食品经营者违反上述规定的,工商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工商部门将对其处以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工商总局:

  五类问题食品

  要退市销毁

  新华社8月12日电 根据12日公布的《流通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和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五类食品应采取停止经营、下架封存、销毁、退回食品生产者等措施退出市场。

  这五类食品是:

  ——已经造成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可能造成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分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