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
有港媒报道称,发现有不法商贩将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这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混合,可制出“化学酱油”,而这种“化学酱油”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质若用盐酸分解,可能会释放致癌物质。业内则称酱油是配制还是酿造无法区分;不少商家为争市场都宣称酱油纯“酿造”;记者走访未发现酱油贴“配制”标签。(据《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A
厨房改化学实验室算了
@我是陈小小:那还打不打酱油了?
@Without_Feather:便宜大多数是没好货的,但贵也不等于好货!
@健康时报黄小芳:不知道将这7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不会采用特殊的生产方式,致使其产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另外的物质?
@施伟富:抗体不会马上产生,牺牲的则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健康。
@逍遥妙妙鱼:中国人居然没有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简直太埋没才华了!
@石自由:以后厨房改化学实验室算了……
@海包子铺:老百姓家里现在要准备二本台账,一本是可食用的台账,一本是禁食台账,在吃饭前先查看一下,二本台账都查不到的作为疑似毒食品。
@70后爸爸:不放酱油,吃“白”菜!呼吁企业开发“家用酱油机”,放入黄豆,经过系列工序,生产家用绿色酱油。
B
无法检测就别放开添加剂
新浪网友“活得快乐”: 添加剂不是魔鬼,正确合理使用能提高口感味觉等。现在的报道给人的感觉是不能使用添加剂,如果使用添加剂就是危害消费者健康。搞得很多生产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了。社会上确实有违规使用添加剂的,应该严惩。但同时要让百姓了解什么是添加剂,如何合理使用添加剂,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不要谈剂变色。……要开放添加剂这块市场,国家就应该有检测方法,没有方法就开放,用人民生命安全换GDP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营养师顾中一:其实这七种物质,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没有一种是有害的。“配制酱油”与“酿制酱油”的区别,跟“勾兑醋”与“酿制醋”一样,是诚信与知情的问题,跟食品安全未必有什么关系。
C
没信仰惹的祸
@哆哆-大圈姐:有知识有技术,无道德无人性。
@小头范:先是醋,又是酱油,中国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难道都要失守?这是以速度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的恶果。
@丁思燚:逼得家家回归小农经济时代,自给自足才能保证家人饮食安全?没有信仰的社会,浮躁的社会……
D
政府不该
老是被动应付
@爱美丽林林:食品安全是民生,大家应该集思广益想办法推动食品安全法规的完善化,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比如说包装后售卖的产品,必须有QS的标志,并在下面标明检验编码,消费者可以在政府网站上查到。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把自己的产品上保险,如有消费者发生食用后有不良反应,则保险负责赔偿。
新浪网友暴风雨1959:现在是人心恐慌,只要能赚钱的东西都可能有人去造假。政府应该主动的在控制食品安全方面有所作为,不要等媒体揭露后再被动地去应付。民生是大问题,应该重视。
·任平生 整理·
再好听的声明,
也不如直言真相
中国调味品协会10日就有媒体报道“化学物质配制酱油”的问题发表声明:1、所谓“化学酱油”的问题是老话重提。2、目前《国家酱油食品安全标准》都在修订中。 3、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区分问题,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至于是否制定区分标准,属于行业内讨论的问题。
新浪微博网友@彭农:我们不要什么声明,直接说行不行,标准是什么,有没有违规添加什么。
任平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