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涨”声响起 维生素六“金花”齐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9/2011 09:38:35   来源:中新网

  导读:

  多家维生素企业停产检修 饲用维生素价格"涨"声响起)

  浙江医药维生素厂停产

  维C行业市场准入新门槛最快7月出台

  维生素有望停产提价 部分受益股扬升

  机构观点

  中金公司:维生素企业或借停产集中提价

  金百灵咨询:维生素板块产品提价推升股价

  国信证券:关注维生素景气提升(荐股)

  爱建证券:维生素行业期待走出低谷

  核心公司估值解析

  兄弟科技:高成长、高业绩弹性

  新和成:受益维生素提价,新业务拓展迅速

  浙江医药:关注医药回归战略

  东北制药:东山再起还看维生素C

  鑫富药业:泛酸钙价格进入涨价通道

  西南合成:吸收优质资产,打造更高平台

  多家维生素企业停产检修 饲用维生素价格"涨"声响起

  由于前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农户的补栏积极性非常高,刺激了饲料和添加剂需求。5月至今,主要饲用维生素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维生素A(VA)和维生素E(VE)价格上涨超过20%,泛酸钙(VB5)上涨了16%,饲料级核黄素(VB2)涨幅逾14%。

  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到来,很多维生素企业相继停产检修,部分维生素产品或借停产集体提价,VA、VE、VB2、VB5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养殖业景气刺激饲料添加剂需求

  今年5月以来,由于供应减少、养殖成本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养殖业景气度很高,农户补栏的积极性也在稳步提高。

  根据农业部对全国20个种猪场数据监测,6月份,纯种母猪和二元母猪销量同比分别上涨14.9%和36.7%。仔猪连续5个月小幅增长,农民养猪积极性回升,养猪效益处于较好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近几个月,猪肉价格一再上升,畜牧存栏量提升明显,将会提高饲料和添加剂需求。

  据了解,5月至今,主要饲用维生素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其中,VA和VE价格上涨超过20%,泛酸钙(VB5)上涨了16%,饲料级核黄素(VB2)涨幅逾14%。

  湘财证券分析师陈国栋表示,猪肉价格上涨将给饲料添加剂提供更多提价空间,VE、VB2、VB5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维生素企业停产检修

  据记者了解,由于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VA、VE、VB2在上月均已经提价,而鑫富药业在7月份也将泛酸钙报价上调10%。但是,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很多维生素企业开始停产检修,分析人士表示,部分产品有望借停产提价报价。

  进入7月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宣布停产检修。7月14日,东北制药宣布对VC等产品主要生产线进行停产例行检修,预计持续45天左右。7月16日,广济药业宣布,广济孟州工厂自7月20日起对其核黄素产品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不超过45天。国内VE巨头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也将分别在8月份进行停产检修,而泛酸钙龙头鑫富药业也即将停产检修。

  为避开夏季生产用电高峰时期,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是大宗发酵类原料药厂家停产检修时期,但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这也是龙头厂商提高报价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全球VA、VE龙头企业帝斯曼在7月11日将VA的报价由150元/kg提升至200元/kg,VE的报价由150元/kg提至185元/kg,提价幅度分别超过30%和20%。

  部分产品价格可能提前走高

  由于多家企业停产检修,相关产品产量会出现下降,库存减少,因此对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目前VB2的价格在160元/kg,分析人士指出,广济孟州工厂有2500吨产能,停产对后市价格影响很大,VB2价格预计会因此持续上升,后市有可能达到180元/kg。

  据业内人士透露,继6月底上调VB2价格后,广济可能提高VB2出厂报价,8月上旬的出厂报价将达170元/kg。

  而VE、VA的价格也有望上涨。国信证券在调研中发现,目前VE代理商的库存普遍在1-2个月左右,下游多维及饲料企业库存最多也不超过3个月。但是,新和成部分车间已经开始停产检修,产量下降,浙江医药也公布于8月初全部停产。停产期间,代理商和下游库存将继续消耗。

  因此,国信证券分析师贺平鸽指出,预计9月份市场需求将继续紧张,VE报价有望冲击200元/kg。实际上部分库存低的饲料企业已经开始下单,逐步接受180元的价格,8月份VE、VA价格有可能提前走高。

  浙江医药维生素厂停产

  浙江医药(600216)公告,决定于8月初起对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绍兴袍江维生素厂进行全面停产检修,预计停产检修时间为1个月左右。公开资料显示,新昌制药厂主要生产合成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生物素等;绍兴袍江维生素厂

  的主导产品为维生素E。公告称检修不影响主要产品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

  近日,维生素类生产企业兴起检修潮。7月16日,广济药业(000952)宣布将对核黄素产品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停产时间不超过45天;7月14日,东北制药(0005977)宣布对维生素C等产品主要生产线进行停产例行检修,预计持续45天左右。广济药业公告称,停产检修系因天气炎热、能耗增高,不利于生产节能降耗。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7-8月份一般是大宗发酵类原料药停产检修时期,一方面可以避开夏季用电高峰,另一方面龙头厂商可以借机提价。中金公司7月20日研报认为,VB2、VE、VA、VB5等维生素产品有望借停产检修潮提价,并预计生产VB5的鑫富药业(0020199)和生产VE的新和成(002001)未来也会宣布停产。

  维C行业市场准入新门槛最快7月出台

  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我国优势出口品种维生素C(以下简称"维C")在近两年遭贱卖,也正因此,行业对管理升级的呼声日高。近期,苦等国家治理新政的维C行业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昨日,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最快有望在本月出台,预计将对稳定出口价格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正在加紧制定,近期有望出台,最快是7月。当然,由于这一新规的制定涉及发改委、工信部、质检局、药监局、农业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现在各方还在进一步沟通中,具体出台时间还未最终确定。"上述知情人士称。

  众所周知,几年前,中国生产的维C绝对可以算是香饽饽,而且在全球市场占据垄断地位。资料显示,我国维C产品主要是出口海外,其中东北制药(000597)、华北制药(600812)(600812,)、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这5家企业占据了全球维C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由此全球维C价格也基本掌控在这"五大家族"手中。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造成巨大冲击时,维C出口却一枝独秀,出口额翻番,让不少企业看到了机会。

  然而随后,维C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管理混乱等弊端开始显现。"丰厚的利润让很多企业在近几年积极上马维C生产线。"一位大型维C生产企业负责人指出,而这一做法的后果就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在出口时毫无定价话语权。

  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此前发布的维C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球维C总需求不过12万吨左右,中国的总产能却已经接近18万吨。在价格方面更是形成鲜明反差,2008年,我国维C出口最高价达每公斤140元左右;但到2010年一季度,维C均价跌至每公斤75元,此后维C售价一度下探至每公斤38元,几近与成本持平。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初,国内主流厂家维C报价也仅在每公斤42元。

  近期,中国医药(600056)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也再次发出预警称,目前维C出口形势堪忧,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4月出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超过30%,部分新加入企业有明显的压价出口动作,以此争夺出口市场份额。"对于酝酿多时的新市场准入政策,整个维C行业以及我们行业协会都在期盼着。"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谈圣采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曾有维C企业向记者透露,在即将出台的《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中,发改委和工信部经过几轮工作,已基本确定了国内10家维C生产企业作为合规企业,未来其余企业不许上马这一产品。同时,要求合规企业在4月中旬将产能报到工信部。工信部将对这些企业的产能"打折"后报到发改委,最终发改委对国内维C产能进行总量控制。

  根据业内专家预测,今年全国安排维C生产约在10万吨左右,同比削减近五成。"如果今年全国的生产总量能控制在10万吨,将能实现供求平衡,价格也有可能反转。"东北制药董秘吕林全曾公开表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就算新政出台,具体执行情况还很难说。未来,要想解决维C行业乱象,还需要企业通过向高端产品线延伸,来解决低端原料生产无序竞争的局面。

  维生素有望停产提价 部分受益股扬升

  近日,维生素类生产企业兴起检修潮。7月16日,广济药业(000952)宣布将对核黄素产品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停产时间不超过45天。业内人士对此表示,7-8月份一般是大宗发酵类原料药停产检修时期,一方面可以避开夏季用电高峰,另一方面龙头厂商可以借机提价。盘中广济药业(000952)涨幅达2%,而维生素K3生产商兄弟科技(002562)同样上涨超过2%,维生素B5生产商鑫富药业(002019)涨幅达1%以上。


  中金公司:维生素企业或借停产集中提价

  我们的研究显示,为了避开夏季生产用电高峰时期,大宗发酵类原料药厂家一般在每年的7-8月进行停产检修,随着停产检修期的来临,目前已经宣告停产的有东北制药(VC)和广济药业(VB2)等。我们认为,随着停产的不断深入,龙头厂商将陆续提高产品报价。

  具体来看,维生素B1价格近来持续上涨,出口均价也在快速上升,最新报价暴涨到160元/kg。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国内前两大VB1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输均受洪水困扰,因此我们认为,VB1近期将再次提价,兄弟科技目前生产不受影响,将重点受益。

  在维生素A方面,自5月24日新和成和金达威提升报价后,近期市场VA实际成交价格持续上升,而限电停产也将继续推升VA价格。此外,近几个月,猪肉价格一再上升,预计未来畜牧存栏量会明显提升,将会提高饲料和添加剂需求,从而继续推高VA价格。业绩敏感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新和成、安迪苏、浙江医药。

  在维生素E方面,已有外资商提价至185元/kg,新和成跟随提价至180元/kg,浙江医药也已将9月份VE报价提升至180元/kg。一方面是应对近期洪水和夏季停产检修,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对未来价格有信心,加上8月停产检修,预计未来3个月,中间商备货需求将会支撑和推高产品价格。业绩敏感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新和成、浙江医药、西南合成。

  在维生素B2/B6方面,广济药业的孟州工厂已从7月20日起停产检修,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45天。孟州工厂有2500吨产能,停产对后市价格影响很大,VB2价格预计会因此持续上升。
  在泛酸钙(维生素B5)方面,此前鑫富药业就对7月份产品提价10%,预计价格为65元/kg。目前,市场预期龙头鑫富药业即将开始停产检修,对后期产品涨价预期很高,预计很快就会反映到市场价格上。中金公司

  金百灵咨询:维生素板块产品提价推升股价

  目前,维生素板块主要包括两类个股:一是生产类似大宗原料药的维生素C的企业,如华北制药、东北制药。二是生产类似小维生素系列的企业,如生产维生素K3的兄弟科技,生产维生素B2的广济药业,生产维生素B5的鑫富药业,生产大宗原料药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新和成等。

  大宗原料药虽然拥有一定的垄断特征,但市场集中度不如小维生素。例如,目前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有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华源制药、鲁抗制药等四大家族,生产维生素B2的主要是广济药业,生产维生素B5的主要是鑫富药业,这些公司的产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因此,小维生素的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主导权较为突出,一旦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下游需求的略微变化均可能会引发整个小维生素价格的大幅波动。例如,在2007年,维生素B2从100元/公斤迅速飙升至850元/公斤,随后由于竞争对手的扩产,产品价格又如坐山车一样回落。目前,国内小维生素系列的产品价格提升基础已很牢靠,而环保成本的提升也将驱动维生素价格易涨难跌。基于此,近期维生素价格持续飙升,尤其是小维生素系列。鑫富药业公告称,泛酸钙拟提价不低于10%,从而刺激该股迅速冲击涨停。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维生素生产企业面临极大的环保压力。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维生素行业的进入门槛。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对于维生素原料药的相关规定如下:限制新建、扩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E原料生产装置,这就意味着相关龙头企业的垄断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因此,这也将提振各路资金对维生素概念股的关注激情。

  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目前重点关注小维生素系烈品种,包括广济药业、兄弟科技、鑫富药业、新和成、浙江医药等。同时,可对东北制药等维生素C系列概念股进行适当关注,因为随着产能的限制,维生素C的价格也有望渐次走高。


  国信证券:关注维生素景气提升(荐股)

  1、维生素:

  VE/VA:VA、VE从5月12日起,价格再次上调,目前VE报价135元/kg,VA报价145元/kg。受浙江限电影响,VE和VA的供应趋向紧张。同时维生素采购旺季到来,代理商库存供应不足,市场逐渐趋紧。5月底至6月初是下游企业补充库存的关键点,我们预计需求的集中释放,将进一步推动价格上升。

  VC: 国内价格继续维持40元/Kg,并没有像VB2等发酵类品种因为玉米淀粉价格上升而提价:一方面是因为下游库存仍相对充足;另一方面供方格局仍非常混乱。市场预期的工信部出台限产10万吨的指标也因为分歧太大而无法实施。

  VB2:4月份VB2价格再上调5元/kg至140元/kg,目前提高的价格已经基本覆盖成本上升的影响,行业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由于VB2的竞争格局仍非常分散,后续提价的动力不足。
  VH: 浙江医药因为发生安全事故,VH生产车间停产检修,生产供应停滞。考虑浙江限电的影响,VH预计要继续停产。浙江医药供应受阻后,国内VH报价大幅提高,目前最新报价150元/kg,价格环比增长100%。对于VH这种小市场的品种,价格弹性大,不排除后续价格还会上浮。

  VB5价格平稳,报价仍为65元/kg。

  2、抗生素:

  青霉素和头孢类中间体普遍面临两头倒逼的困局。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分级使用办法可能从6月份开始实施,下游需求将受到影响。供应方面,7-ACA新增产能从下半年起陆续释放,市场供过于求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3、皮质激素类:上游皂素价格维持高位,地塞米松价格也是持平。近期湖北等皂素产地普遍干旱,可能会影响黄姜生产,皂素价格可能继续上调。

  4、呈味核苷酸:价格维持125元/Kg。

  5.氨基酸:玉米淀粉价格上升普遍传导至氨基酸行业,三个关键品种均有提价。苏氨酸最新报价17.7元/kg,环比提高0.9元/kg。赖氨酸最新报价17.4元/kg,环比提高1.2元/kg,蛋氨酸环比提高0.3元/kg。

  化学原料药相关上市公司投资建议:VE、VA有望继续提价,目前估值优势明显,建议关注新和成(VE/VA/VH提价,香精香料,金达威上市提升估值)和浙江医药(VE/VA/VH提价,金达威上市提升估值),维持"谨慎推荐"评级。维持海正药业(定制生产订单充足)、华海药业"推荐"评级。

  爱建证券:维生素行业期待走出低谷

  投资要点

  1.维生素属于原料药行业,我国原料药2011 年1-3 月的销售收入为661 亿元,同比增长22.3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01%。2011年1-2 月毛利率为21.40%,较2010 年有所回升。

  2. 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自2011年6 月1 日起施行。对于维生素原料药的相关规定如下:限制新建、扩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E 原料生产装置,对相关的维生素原料药上市公司是利好。

  3.维生素A价格有所上升,从年初的128 元/公斤上升到2011-5-23的145 元/公斤。维生素E 价格相对平稳,从总体趋势看,目前处于低谷状态,随着DSM的提价,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E 将会逐步回升。

  4.维生素B2的价格从2007 年10 月的高点850元/千克下跌到目前的140 元/千克。2011 年5 月,广济药业将80%饲料级维生素B2 价格上调20 元/公斤。目前维生素B2 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价格反弹预期较强。

  5.维生素C 价格处于低谷,2011 年3 月出口价格为5681美元每吨,较2008年底2009年初金融危机时都低;而从出口量角度看,从2009年11 月至今,我国维生素C 出国有明显的回升趋势。

  6.维生素B1、维生素 K3 价格较2008 年高点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今年有较大幅度的回升,其中维生素B1 上涨幅度较大,从2011 年1 月4 日的101 元/千克上升到2011 年5 月24 日的125元/千克。

  7.投资建议:可以从发改委限制新建、扩建的品种寻找相应的龙头公司,维生素C 可以关注业绩弹性大的龙头公司东北制药,维生素B2 可以关注最大的生产企业广济药业、维生素E 可以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维生素

  兄弟科技:高成长、高业绩弹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 研究员:祖广平,康铁牛,张延明 日期:2011-07-15

  报告摘要:

  受成本等因素推动,维生素产品连续提价。今年一季度公司维生素K3 价格为5-6 万每吨,目前价格为10 万元每吨。其涨价主要是由原材料(主要是红矾钠)提价所推动的:红矾钠价格去年底约11000元每吨,目前约16000 元每吨。由于红矾钠绝大部分用于(铬酐)等行业;而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红矾钠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商品红矾钠产量下降约10%;同时铬铁、电镀等行业对红矾钠需求量增长较多,因此其价格出现提升。但近期一些红矾钠企业扩产,其价格有所下跌;随着原有企业的复产或扩产,预计下半年红矾钠价格会继续下跌,这有利于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未来维生素产品仍有提价空间,业绩或有大幅提升。从对应的红矾钠价格看,维生素K3 产品价格仍处于谷底阶段;公司的维生素K3 产品处于全球主导地位,因此在成本推动、下游需求景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维生素K3 产品价格仍有提升空间。公司另一主要维生素产品VB1,全球生产企业比较集中,除兄弟科技之外,还有荷兰帝斯曼(DSM)、湖北华中药业、江西天新药业等;一季度公司维生素B1价格仅在9 万元每吨,目前已经涨到18 万-19 万元每吨;由于下游养殖业景气度逐步提升,维生素B1 货源紧张,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VB3 产品今年开始贡献业绩。公司的维生素B3 产品预计今年可以开始贡献业绩,明年该产品量产,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皮革助剂项目未来将贡献更多业绩。目前公司皮革助剂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仅1.8%。皮革助剂的市场空间巨大,细分程度很高;同时生产企业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配套服务,因此毛利率更高。一般情况下皮革助剂新产品毛利率超过60%,平均毛利率30%左右。预计今年公司皮革助剂销量可达10000 吨,明年可达15000吨;助剂现在价格10000 元每吨,铬鞣剂现价8000 元每吨。目前公司特别注重研发,其皮革化学品的性能正在接近欧洲同类产品的性能。

  业绩预测。今明两年,维生素产品涨价概率、空间均较大,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同时公司皮革助剂产品逐步放量,带来业绩的持续提升。预计2011-2013 年公司EPS 分别为0.88 元、1.20 元、1.37 元,给予"买入"评级;鉴于公司成长性高、业绩爆发性强,给公司2012 年25 倍PE,相应目标价格30 元。

维生素

  新和成:受益维生素提价,新业务拓展迅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贺平鸽 日期:2011-06-07

  我们于5月30日调研了公司,就VE/VA价格趋势、浙江限电影响、新业务拓展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

  我们的观点:

  下游行业景气,市场供应受限,VE/VA继续提价是大概率事件。预计旺季到来后,VE价格可能上升至180元/kg左右,VA提升至200元/kg。受益于提价,公司11年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VE、VA处于寡头垄断格局,进入壁垒高、盈利丰厚,竞争格局有望维持较长时间,促使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在不考虑提价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11-13年EPS为1.71/2.0/2.14元,对应11-13PE为15/13/12。目前估值相对偏低,市场对提价预期尚未充分反映,并对公司估值的理解仍停留在强周期性品种范畴。未来随着提价预期兑现,以及新业务快速拓展,存在"业绩+估值"双升空间。维持"谨慎推荐"评级,及一年期合理价34-40元(12PE17-20x)


  浙江医药:关注医药回归战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敬雷,黄挺,李龙俊 日期:2011-07-08

  事件

  成立合资公司公告。浙江医药今日公告与北京美福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MediciNova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4日订立《浙江森迈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新药研发国际合作再次取得成果。

  引进一类新药。合资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通过引进MediciNova公司的创新化合物MN-221专利授权,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工作,并最终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合资公司拥有该产品上市后在中国地区的所有商务权益。MN-221是MediciNova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哮喘的创新化合物,目前在美国处于Ⅱ期临床试验总结阶段。

  治疗哮喘,市场空间大。

  MN-221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b2受体激动剂,用于注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目前MediciNova在美国已顺利完成II期B临床试验,年底前将进入III期临床,预示上市成功率大为提升。与同类药物相比,MN-221没有其它激动剂常见的心血管副作用,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更优异的安全性,有望填补全球哮喘治疗针剂近30年未有新产品问世的空缺。MN-221同时还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治疗,而我国现有COPD患者已超过4000万人,市场空间广阔。在所有临床试验中,MN-221证明可明显改善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并且在一项涉及急诊哮喘患者的二期临床试验中与常规标准治疗配合可减少45%的住院率。

  合资方产品储备丰富,有后续合作潜力。MediciNova是一家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和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美国生物制药企业。MediciNova以开发小分子治疗药物为主,通过与日本多家制药企业进行战略合作,MediciNova目前拥有6个已经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涉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发性硬化症、间质性膀胱炎、实体肿瘤、广泛焦虑症和早产等多个治疗领域。MediciNova将主要推进这些备选药物在美国的上市工作,同时开展国际性商务合作,以期实现这些药物的全球销售。双方此次合作,为后续潜在新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再次提示:公司回归医药的战略意义重大。我们在7月3日的报告《启动则增发,谋求医药板块的崛起》中提出:(1)增发预案的出台预示着公司经营战略转为积极;(2)公司医药根底雄厚,医药板块可借助增发契机走向崛起之路:(3)增发项目中制剂和原料项目建设,有助于减少公司盈利对维生素板块的依赖。此次公告,表明公司除了增发项目以外,医药主业崛起的进展也在持续进行。我们判断未来类似的突破会比较多,公司的医药板块潜力将持续释放。

  投资建议

  公司目前市值与行业地位明显不符:公司目前市值141亿元,去年净利润11亿元,与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竞争对手的情况比较来看:(1)维生素--新和成,市值214亿元,去年净利润11亿元;(2)制剂--恒瑞医药,市值336亿元,净利润7亿元;(3)特色原料药--海正药业,市值194亿元,去年净利润3.6亿元。公司维生素实力领先、制剂的创新药研发实力强大、特色原料药方面是诺华的最佳合作伙伴,因此公司有条件、有潜力在三大业务板块做强做大。通过比较分析看,公司目前的市值并没有反应出这部分成长的潜力,明显低估。

  公司分业务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去年EPS约为2.50元,我们估计其中维生素贡献约2.20元,医药板块贡献约0.30元。(1)考虑今年维生素至少10%的增长,目前在涨价上行周期中,给予15倍估值,合理价格为36.3元;(2)考虑医药板块至少30%的增长,给予30倍估值,合理价格为11.7元;综合而言合理目标价48元,还有50%以上的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东北制药:东山再起还看维生素C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德邦证券 研究员:德邦证券研究所 日期:2011-06-08

  维生素C行业供过于求,亟待整治:我国目前维生素C市场较为混乱,由于08-09年维生素C价格的高企,维生素C生产的进入门槛较低,中小企业纷纷上马维生素C,造成行业产能过剩,超过20万吨。这造成了我国虽然有维生素C强大的生产权但缺乏定价权的现象。如果想让维生素C能够健康发展,国家对维生素C行业的指导管制必不可少。

  2012年可能是维生素C价格拐点:从国家出台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改善维生素过剩产能的政策倾向来看,维生素C行业整合在即,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也将带来维生素C价格的提升。另外,综合量价背离关系以及维生素C价格周期的分析,我们预测维生素C的价格拐点将出现在2012年。

  公司业绩拐点还看VC:公司维生素C的销售收入占比在五大家中最高,业绩受到维生素C的价格影响弹性也最大,根据测算,维生素C出口价格每公斤提升1美元将增厚东北制药每股收益约0.4元左右。因此,2012年维生素C价格的拐点也正是公司业绩的拐点。同时,公司在制剂方面的规模投入也将在2012年的业绩中有良好表现。

  风险提示:1.维生素C价格大跌的风险;2.行业政策的推出和执行推迟的风险;

  鑫富药业:泛酸钙价格进入涨价通道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 研究员:杨若木 日期:2011-06-10

  结论:

  由于公司处于关键的战略转型时期,三种新材料的投放进度和泛酸钙的涨价幅度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对业绩预测进行了乐观、正常和悲观三种情景分析:

  按正常预计11-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和1.04元,对应PE 分别为26和19倍。公司今年处于业绩拐点, 我们认为用2012的EPS 进行估值更为合理,鉴于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广阔前景和公司国际领先的技术,并综合考虑公司各项原料药和新材料业务,给予公司2012年27-30倍PE 估值,目标价28.08-31.2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西南合成:吸收优质资产,打造更高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吴证券 研究员:徐青 日期:2011-02-18

  年报数据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47.72%;实现营业利润9,495万元,同比增长32.8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313.32%,基本每股收益0.65元。2010年度公司出售寸滩土地使用权收益1.84亿元,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增厚每股收益0.44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影响,则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为8,250万元,较上年增长56.99%。

  大新药业并表促主营业务快速增长

  2010年公司原料药业务、制剂业务、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4%、10%和89%。主营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与大新药业并入报表有较大关系。2010年大新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利润总额1791万元,贡献每股收益约0.04元。

  重点产品价格下降拖累综合毛利率降低,制剂药是亮点

  2010年公司重点产品维生素E、磺胺类原料药、洛伐他汀原料药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拖累公司2010年综合毛利率由2009年的28%下降到24%。正在I期临床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市场前景广阔。

  收购优质资产北医医药,产业链向医药流通领域延伸

  2010年10月公司再度启动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所持有的北京北医医药100%股权,成为西南合成在医药物流及销售业务产业链方向上的重要拓展。北医医药及其子公司叶开泰科技是北大国际医院集团重要的医药物流销售平台,2010年实现净利润1,275万元。

  成为方正集团医药产业整合平台

  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正集团。西南合成作为方正集团旗下唯一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是方正集团医药板块的产业整合平台。股东北大医院集团下尚有较多医疗资产和医院资产,未来陆续注入可期。公立医院改制也带来医院资产上市新契机。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为0.31元、0.35元,2月16日14.57元收盘价对应2011年动态市盈率47倍,短期估值偏高,长期由于资产注入基本确定,未来作为产业整合平台的前景广阔,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