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桶装水市场规范不能用新闻做“镇痛剂”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3/2011 08:54:42   来源:慧聪网

  市场经济以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密集型住宅及办公地点的出现,桶装水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将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等可饮用水装入桶中,由专人送抵需求方指定地点的方式。不仅方便了大众,节约了时间。也改变了过人的饮水观。可近些年来的“黑心桶”、“超标门”一次次打击着桶装水市场的发展。前些年高达40-50%的年增长率的桶装水行业这两年已开始呈现缓慢增长,进入发展瓶颈。

  曾经的辉煌

  据统计,目前中国饮水机用户已达1000多万,桶装水消费达到每年300多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

  2008年全国包装饮用水总销量为2475.58万吨,较2007年的1811.87吨增长37%。其中,康师傅以403万吨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位;娃哈哈以300多万吨的销量紧随其后;第三第四位分别是农夫山泉和怡宝,两品牌的销量均超过100万吨。而广东饮用水市场,还有景田、益力、乐百氏三大品牌销量在40万吨以上的。这7个品牌总销量高达1140.9万吨,占据整个市场蛋糕46%的份额。同时,康师傅、娃哈哈、农夫山泉和怡宝,已经将同行远远抛在身后,水业四寡头局势已经形成。

  2008年开始,国内的碳酸饮料、果汁市场份额分别下降17%、18%,而桶装水、硅酸饮料呈上升之势,桶装水市场份额已上升到36.64%。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喝健康”成为市民的消费的心态,如此,才出现了市场份额的变局。果汁类消费降低,水饮消费上升与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关。饮料的的功能是解渴,但由于中国百姓过去在解渴中还需要味觉的感受,所以选择果汁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渴的观念也发生变化,开始由“解馋”回归到解渴,到喝健康。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带来了矿泉水的销量上升。

  “黑心桶” 二次污染的那伤

  目前桶装饮用水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未获得审查合格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生产。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QS”标志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认准“QS”标志。业内人士介绍,在桶装水行业,除了一些未获得“QS”认证的企业违规生产外,还有一些厂家使用了劣质的桶,这些桶的原材料不能用于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按照国家规定,循环使用的水桶必须由食品级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以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规定,而不法商家一般使用PET或劣质废料生产加工饮用水桶。

  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一些桶装水商家的黑心行为多次被曝光:

  珠三角桶装水行业黑心桶占六成

  西安疑似“黑心桶装水”流向学校医院

  温州饮用水“黑心桶”反弹

  废旧PC“黑心桶”流入饮用水市场广州

  桶装水投诉近期升温

  梁先生家住山西省,5月16日,他家桶装纯净水没有了,他像往常一样打电话订水,没想到,为他家送过3次水的水站却联系不上。

  电话不通,梁先生只得骑车去水站订水,他来到水站后发现大门紧闭,透过窗户玻璃向里望,屋内空无一人。附近居民告诉他,水站关门3天了,店老板、送水工搬走时,并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类似梁先生这样的遭遇的消费者还有不少。“今年5月份,山西315指挥中心已经接到9件有关桶装水方面的投诉,与去年同期3件相比,呈增多趋势。随着气温升高,消费者对桶装水的投诉预计还会增多。”郑晋文,太原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主任,据其介绍,从投诉内容里看,反映的情况主要涉及服务、价格、质量方面。比较典型的投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水站突然关门、送水不及时、水质有问题、不退押金、水票作废等。

  早在2009年7月31日,省质监局通报全省产(商)品定期监督检查结果分析。在对典型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时,瓶桶装饮用水质量问题较突出,合格率只有42%。在对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等进行检查时,抽取的12个批次桶装饮用水中有7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酵母、霉菌、氯化物等。

  新闻不能做“镇痛剂”

  2011年7月6日,北京市工商局和质监局昨天联合公布了46种不合格食品,其中便包括31种因菌落总数超标而被停售的桶装水。在这些不合格的桶装水中,不乏“蓝涧”、“领先山泉”、“碧达”等品牌产品,最严重的菌落总数超标9000倍。

  2011年7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广东等20地的101种饮用纯净水、32种饮用天然矿泉水、15种饮用水,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而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主要在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有1种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菌落总数竟超标400倍。

  这些新闻曝光后,不论是桶装水的生产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开始做“检讨书”。于是便有了漫天布地是“思考”、“规范”。其实,早在第一次“黑心桶”事件后,人们就已经开始反思了——。“我们究竟错在哪里?”事隔多年,我们还去反思已经翻过的错误,只能说名我们没有“反思透彻”。

  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质监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包括水源和成品,而工商管理部门会对进入流通领域的桶装水进行抽检。检测的项目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微生物检测,一部分是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等项目,理化分析主要是检测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严格的质检及监管措施,在生产利益和侥幸心理的驱动下,不少中小企业钻得行业标准的漏洞,生产销售劣质桶装水。目前并没有针对桶装水运送、储存的相关规定,所以对于桶装水运送和储存也就无人监管。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桶出厂时完全合乎标准的桶装水,往往会在这些中间环节中出现问题。一早打电话订水,傍晚才送到,也成为桶装水质量降低的一个途径。

  由于近期原油价格上涨以及旱涝灾害使得生产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中小型企业无力承担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往往在利益驱动下,心怀侥幸大肆生产销售“三无水”,桶装水黑幕被媒体曝光之后,信誉度严重打折,夏季正值用水高峰期,桶装水市场却阴云密布,遭遇“信用危机”。据专家说,要想带动桶装水市场持续发展,必须成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严格行业规范,统一生产标准,严格生产步骤,从源头上解决桶装水信用度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