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名茶“桂凝红”产地探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8/2011 16:13:29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说起中国茶自然离不开福建,在世界十大名茶中福建就占了三个席位,位居全国之冠。然而对于中国的茶叶大省来说,福建仅三种茶上榜世界十大名茶,难免还有遗珠之憾,其中1915年与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坦洋工夫”红茶便是典型。日前友人馈赠一盒品名为“桂凝红”的“坦洋工夫”红茶,使笔者领略了艳惊英伦三岛的中国红茶魅力,也激发笔者去名茶产地一探究竟的好奇。

  凭借常识与想象力认为,名茶总是与产地地理位置、土壤、气候、品种分不开的,当然制茶工艺也是名茶中的成名要素。在百度百科笔者看到了“桂凝红”的详细资料,这个被福建省农业厅授予“福建名茶”的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南方佳木茶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茶产品之一,茶叶种植在千米海拔的福建白云山地区,也是“坦洋工夫”发源地——坦洋村的山脉范围。尽管文字资料已经较为详尽,但要体会名茶产地的自然环境还是难以从文字上获得满足。

  白云山之美也许只有身在此山中方能体会得到。笔者驱车来到位于福建省福安市西北部的白云山,这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因白云常绕而得名。

  白云山于去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该莲十分奇特,每日午时伸出水面开花,花开时噼啪有声,花呈白色。白云山气候独特,除千变万化的云海奇观时常可见外,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白云山是闽东道教发祥地,是缪仙翁成道升天之地,据福安县旧志记载,缪仙翁讳从龙,字云叟,福安西浦﹙今属寿宁县西浦乡﹚人,宋绍兴三十年进士,因朝政腐败,弃官云游,后遇异人授以秘诀,遂上白云山修炼成真。其道徒遍及闽东各县,为闽东道教开基之祖。

  此地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甘薯等,其中茶叶、油茶产量居全省首位。白云山气候独特,山中气温低于外界6-8度,冬季冰雪覆盖,使得植物少受虫害影响。

  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茶树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会随着生长地的土质、水、气候、光线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首先最基础的是茶园土壤的管理,有机茶基地必须选择在远离城市、远离工厂的山区或半深山区,防止各方面的污染。茶园还要处于密林的环抱之中,使茶树经常处于雾层笼罩之下,以便提高茶叶的自然品质。土壤中不能检出666、DDT等农药成分,要用生物技术除病除害。不仅如此,肥料也必须使用经处理的畜禽粪便、草肥等有机肥料。“桂凝红”的“家乡”正是这样一个集天时地利于一身的地方。

  基地茶园由荒山野岭开辟而来,没有种植历史,没有农药化肥残留


  南方佳木有机茶示范基地位于白云山麓(海拨860-1200米以上)高寒山区

  冬季里冰天雪地的坦洋工夫有机茶基地,天然气候使这里的病虫害极其少见

  好茶需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须经过凉青、揉捻、发酵、烘焙、筛分、拣剔、覆火、匀堆等数道复杂工序,每道工序都应精工细作,需花费一定的技术和时间,故称为工夫红茶。

  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场景:烘培

  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场景:过筛

  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场景:装前风扬

  南方佳木公司作为从坦洋工夫发原地走出来的茶企,以挖掘、整理、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为已任,尤其以坦洋工夫红茶文化为甚,在红茶制作工艺方面,在传承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设备和工艺上加以技术创新,生产出的红茶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采茶

  南方佳木茶业厂区

  车间

  
  设备

  通过探寻“桂凝红”产地,笔者终于了解这一福建名茶背后承载着多么深远的坦洋工夫红茶文化。当今的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广告战、促销战打得焦头烂额,但茶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质的竞争。没有稳定的茶叶品质作保证,是不会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南方桂木精于品质的做法已经走出了树立品牌至关重要的的一步。(南方佳木 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