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让小吃店“风沙渡”红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1/2011 12:36:00   来源:东北网-教育频道

  
小吃店“风沙渡”就在宜兴阳羡路上。

  宜兴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吃店昨天红遍全国,这都要归功于一篇今年江苏高考的满分作文。来自宜兴中学的小伙王希今年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在文章中,他以小吃店的店招“风沙渡”作引,全篇作文围绕着“风沙渡”,酣畅淋漓地阐述了拒绝平庸的主题,这篇作文也得到了阅卷专家的一致好评。正因为这篇满分作文中多次提到了“风沙渡”,经本报报道后,小吃店“风沙渡”红了。不仅“风沙渡”域名已经被抢注,还有知名投资人认为“风沙渡”很可能成为一个餐饮连锁品牌。

  “风沙渡”火了

  知名投资人称“风沙渡”或成品牌

  昨天中午11点44分,本报官方微博贴出了关于记者昨日报道的微博,“很多读者可能对25日本报刊登的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记忆犹新。记者昨得知作文作者叫王希,和今年的省文科第一名孙曦是宜兴中学同班同学。王希取得了388分的高分,已被北京大学”相中“。图中就是王希的满分作文,一起欣赏下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报强大的号召力让微博网友纷纷评论转发,网友“@牛威nmoon”就感到了知音,“总觉得人生中应该经常与王希这样的哥们把酒高谈!再次推荐给大家看看这篇作文,至少是我心中的现代‘滕王阁赋’。”“@赵硕”也对王希膜拜得五体投地,“这不是能练出来的,天赋啊。”不少网友在作文里读到了励志和赶超的意思,“拜读一遍,甘败下风。与怀揣梦想、执着追求之士共勉。”

  本报微博被不少微博名人都争相转发,除了各种网友的评论,财经广告界人士也看到了作文中透露的商机,“@李亮兵品牌之道”感言,“真不错。少年强则中国强,加油!”而财新杂志执行主编何刚和大裕投资机构执行董事陈朝晖也分别感慨,“风沙渡,一个美好的品牌。”“此文甚好,或可帮助”风沙渡“成为一个餐饮品牌。”

  “风沙渡”域名被抢注,叫卖 2.4万

  闻风而动的网友远远不止这些财经广告界的巨头们,在昨天中午12:47,微博账号“产品经理互联网事便在本报官微评论通报,“高考满分作文‘风沙渡’作者王希已和北大签约。‘风沙渡’让人记忆犹新, fengshadu.com 的域名保护,28日已被注册!”

  记者按照域名网址登录页面后发现,网页上赫然挂着“fengshadu.com待售,预购者请联系:QQ: 1031706 非诚勿扰!谢谢!”的字样。循着QQ号联系上这位卖家,发现这是一个专业注册域名为生的机构。账号的归属地为“广东深圳”。卖家“应轩”给这个域名开价2.4万,并且说明了注册的理由,“风沙渡,北大学生,满分作为的餐馆名字。是我朋友刚注册的。”虽然抢注了这个众人瞩目的域名,但对于这个域名是否能够被出售,卖家的信心并没有那么足,“养域名每年花上十万。成本好高,卖的出去的没几个。也不指望一两个域名能发财,只是摊平成本而已。”

  网友称要去“风沙渡”沾点“仙气”

  而就在昨天,“风沙渡”瞬间成为宜兴著名论坛“陶都论坛”中的热搜词汇,记者在论坛上注册后发现,不少宜兴网友在为王希的满分作文喝彩和自豪的同时,也大呼“风沙渡要火”。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询问,“风沙渡在宜兴哪里?啥时候我也去不平庸一次。”“高考作文满分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发现王希了;王希上北大已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风沙渡火了;风沙渡的酒菜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拒绝平庸了。”

  而微博上关于“风沙渡”的传说也是高潮迭起。“据说老板要装修店面了!”“还要改菜单呢,把作文印到菜单背面,活广告啊。”不少网友还在感慨,要到风沙渡里去“喝一盅”,甚至放言明年高考前要带着孩子专门去这家小店“坐一坐”沾点“仙气”。有不少网友还实地探访了“风沙渡”,并拍下照片晒在论坛上。不过去的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他们好奇“风沙渡”的店主到底是神马人。

  “风沙渡”是个什么样的店?

  江苏文科第一名孙曦实地探访:

  “风沙渡”价钱不贵味道不错

  风沙渡’一点也不起眼,我昨晚特意带爸爸妈妈去搓了一顿。”今年省文科第一名孙曦说。昨天下午去学校后,同学们议论的都是“风沙渡”,大家开玩笑说,班上正打算聚餐,要不就拿着扬子晚报去,估计老板还不要钱呢。

  孙曦决定自己先去打探一下,先百度了一下地图,找到了店址。她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暗想这个店肯定要红了。店并不难找,但的确门脸不大,风沙渡这个招牌倒是挺显眼。转了一圈后,孙曦回到家,决定带上爸妈去吃晚饭。即将进入复旦新闻专业的孙曦已经颇有记者的敏感,特意带上了相机,这边拍拍那边拍拍。“人不多,开始就我们一桌,老板也没注意到我们。后来正吃着老板突然走过来,说,你是不是今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啊?呵呵,被认出来了。”不过因为人渐渐多了,老板忙着收银招待,也没继续聊了。

  “老板30多岁,不过,他说他并不是‘风沙渡’的命名者,因为他六年前接手盘下店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名字了。”孙曦说。

  菜怎么样呢?孙曦一家吃的相当满意,“几个招牌菜都点了,什么鹅掌、肚片之类的,味道不错,6个菜才花了115块!”

  满分作文王希的姑姑前去感谢:

  有你这家店才有侄子满分作文

  成为了全省家喻户晓的名人,王希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打乱,昨天上午依然按照老师的要求,回到学校递交了志愿草表,下午则和同学在KTV里HIGH了一把。对于这个给自己带来灵感的小餐馆“风沙渡”,王希并没有动过“实地踩点”的念头。其实在高考之前也并不知道有这样一家给餐饮小店的存在。“平时到学校都是坐2路公交车,高考那天是妈妈开车送我,改变了线路,所以才偶然看到了风沙渡的店招牌。”随后他又给记者发来了短信做进一步解释,“我只是写作文,真去不去那个饭店无所谓。真去的话反而不美了。”

  但本报的报道还是让王希感到了生活中的微妙变化,坐在公交车上回家的时候,他听到公交车司机都在和别人谈论着自己的这篇满分作文,“这个小孩了不起,这个老师很牛啊。”王希窃喜,但还是淡定的。

  不淡定的是他姑姑。

  27号晚上得知王希的作文被本报高考优秀作文版面刊登后,王希的姑妈王玉琴就激动坏了。王玉琴家就住在宜兴公交公司对面,与“风沙渡”餐馆仅一街之隔。如果不是王希的作文里提到“风沙渡”的名字,在“风沙渡”对面住了多年的王玉琴压根没有留心有这么个店。

  王玉琴在前天晚上下班的路上特地造访了这家平凡的小吃店,还带上一份复印的扬子晚报。门口的大煤炉旁的老板依然在平静地准备着各种吃食,店主还没有意识到小店的名声会因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而一炮打响。

  “向您报个喜,我侄儿已经被北大录取了!谢谢你起了个这么好的名字,帮助我侄儿的高考作文拿了高分。”王玉琴的报喜充满诚意,而店老板也客气地回答,“孩子写得好,这也是我们店里的福气。”

  “风沙渡”老板自述

  店是自己盘下来的,之前就叫“风沙渡”

  记者随后电话追踪到了几乎已被“神话”的店老板。“感谢扬子晚报啊,你来宜兴我请你吃饭!”老板叫黄志强,今年37岁,性格很豪爽,一听是扬子晚报记者马上笑了。

  “我天天都看扬子晚报,所以那天优秀作文一登,我就看到了。但是没想到会火得这么快!”这家店他开了6年了,从前任店主手中盘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叫风沙渡了。估计这个店名已经存在十几年了,生意一直都不错。“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事情啊,一家人都高兴坏了!”不过似乎黄老板对于什么注册域名,开连锁餐饮之类的并不热心,“我也不懂什么知识产权之类的,我的想法很简单,也没什么大的理想抱负,就是想把小店经营好,我就是个平平常常的人。”

  不过,黄老板也颇有经营头脑。昨晚11点多电话里的黄老板仍忙的不可开交,他正打算在菜单背后印上王希的满分作文,“你说这样行不行?”他征求起记者的意见。“不过菜单上要不要多加两个菜我得和我的同事商量一下,总得对得起顾客你说是不是?”“装修店面的事,以后再说。”

  为什么会取名“风沙渡”?

  取名的是隔壁店主亲戚,她是个律师兼作家

  “风沙渡”寓意经得起风吹雨打

  从黄老板的口中,记者得知,给风沙渡取名的是隔壁店主的亲戚,一位女律师。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了她。1955年出生的她叫宋杏芬。在宜兴,名气蛮响,不单纯是因为律师的身份,而且是不折不扣的“文青”,省作协会员,到今年已经出了第九本书了,包括散文集、诗集等。

  “风沙渡”是她随口取的名

  “大约是90年代初期,我认识了风沙渡的原老板,他们是一对夫妻,丈夫是部队转业后在联运公司工作,可后来联运公司改制,他们就决定开家小吃店,地点在我姐姐家店的隔壁,我经常到姐姐家去,也常常跟他们聊天。知道他们生活不易,能想办法改变很不错,常鼓励他们。他们就让我给起个店名,要特别点,不能和人家重复。我一想,就说:风沙渡。他们问,什么意思啊?我就解释说,你们这一辈子也算经历了沟沟坎坎,很不容易,现在又要开始新的事业,取名风沙渡就是说你们经得起风沙吹打,什么沟坎都跨得过来。等你们以后生意做大了,我来给你们当法律顾问!他们夫妻俩很高兴,说,你是文化人,我们就用这个名字!”

  小店开张之后,宋杏芬经常去光顾,想尽量帮他们。还好生意一直都不错。“大概是90年代后期吧,我新书出版了,我还特意到店里送给他们,一本是《向往美好》,一本是《种植心灵》,我跟他们说,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向往美好。不过这几年,我上班地点搬到了城南,这家店在城北,渐渐就疏远了,不过我心里还常常惦记他们。”

  她已经出了9本书

  宋杏芬没有读过王希的这篇文章,在他的笔下,“风沙渡”的主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么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当记者把这段话读给宋杏芬听的时候,她笑了。“我要让他失望了,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妇女。”

  其实,宋杏芬并不普通。

  “我也算饱经风霜吧,7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大学可考,恢复高考后参加自学考试,学的法律,好不容易拿到了大专文凭,然后又考律师资格,考了好多次,终于拿到了律师资格。我从小喜欢文学创作,但因为一直在辛苦考试,没办法坚持,一直到后来工作稳定下来,才开始写作。”

  “工作实在太忙了,白天忙案子,回家作为女人又要忙家务,还有各种应酬,我常常等夜深人静才开始写作,所以一般都是凌晨两三点钟才睡。人家都说我精力透支了,我自己感觉还好,我心态很年轻,因为我喜欢文学,我喜欢写作。”

  这些年宋杏芬的书陆续问世,今年出到第九本《精神家园》,有散文集《向往美好》、《种植心灵》、《精神家园》;诗集《与你心语》、《水乡音韵》、《五个人的天堂》(合集)、《作家与读者》(专辑)和《冰上的旋律》;戏剧小品集《今晚的月亮》。

  “我是个乐天派,从小有这爱好,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是正统教育,看《红岩》长大,觉得写得很好,慢慢就爱上了,书越看越多,自己就想写了。我也没什么高尚的理论,人家空闲打打麻将,我就写点文字,想留点文字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