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地沟油给力飞机燃料 发改委缘何“拖后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9/2011 10:29:00   来源:食品商务网专稿


“地沟油”变身“飞机燃料”

  
  昔日被人唾弃的“地沟油”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拉开了舆论的大闸门……

  今年9月开始,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将实现新的突破,对炒菜用过的油进行加工,为飞机提供燃料。“地沟油”变身飞机燃油?这一充满诱惑的“变废为宝”之说,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发改委“作秀”一词,给人以“拖后腿”之嫌

  “那是作秀,目前并不实际,且代价昂贵!”针对“变地沟油为飞机燃料”的说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的确,地沟油收集起来非常困难,原料及技术成本都很高,需要有强大资金支持的大型企业操作。据说,这种新型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之多。“地沟油给力飞机燃料”,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发改委“作秀”一说,难免给人以“拖后腿”的厌恶感。面对发改委的回应,笔者倍感不安。

  价格昂贵?能有多贵?除去废物处理消耗的各种费用、除去地沟油引发的健康医疗费、除去安监部门的人力资源费、除去“世界末日”给世人的精神损失费……还贵吗?
 
  近年,一些不法分子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利用地沟油牟取暴利,地沟油被关注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然而我们的关注点只是停留在“不让地沟油重上餐桌”、“10年禁绝地沟油”的层面上。此次荷兰突破历年来净化地沟油的传统方式,提倡“变废为宝”的理念,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

    地沟油二次利用,“地沟油"带来的食品安全难题将迎刃而解

  据了解,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食用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每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地沟油。医学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地沟油中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毋庸置疑,眼下地沟油最大的祸害就是它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地沟油通过一个健康合法的途径被二次利用,不但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食品安全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地沟油化身生物燃料原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利于环保

  目前,全球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据全球排放量的2%到3%,每吨航空煤油的使用会产生3吨的二氧化碳。根据欧盟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在今年之前减少3%的二氧化碳排放,“地沟油”飞行燃料就这么被发明了。

  将植物油进行脱氧处理,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有机化学过程……由于这项技术还很新,处理成本尤其高,这使得“地沟油”变废为宝后,身价猛增。当然,地沟油燃料有它独特的优势,来支撑它的“身价”。它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高效,而且环保。目前,国内很多航空公司都表示对“地沟油”燃料技术“有很大的兴趣”。

  笔者以为,在荷兰“利用地沟油加工飞机燃料”的理念下,一方面我们因该扬长避短、通过技术优化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去寻找“变废为宝”、“变假为真”“变劣为优”的新途径、新方法。(文/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