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讯 昨天下午,市物价局组织举行了合肥市2011年上半年价格形势专家分析会。分析会上,肉价成为专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专家们认为,猪肉周期性变化、生猪存栏量减少、养猪成本上涨、生猪散养户下降、疫病问题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五大因素。
猪肉消费降三成
今年5月份以后,猪价持续上涨。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新盛介绍说,到6月下旬,生猪出栏价格创19.55元/公斤的历史新高,去年同期为10.16元/公斤,同比上涨92.4%;猪肉价格达到29.58元/公斤,去年同期是15.64元/公斤,同比上涨89.1%。
肉价上涨了,猪肉供应和猪肉消费量大为减少。市畜牧水产局发展处于乐介绍说,今年1~5月份,我市7个屠宰场每天屠宰生猪1660头左右,比去年下降约14%;每天外来报检生猪产品37.8吨左右,比去年下降约43%;市区猪肉消费总量下降约30%。
生猪存栏量下降
这次肉价上涨属于猪肉周期性价格波动。于乐分析说,全国肉价波动期一般为3年,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猪价处于上升期,养猪盈利较多;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处于回落期,养猪略盈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处于低谷期,养猪亏损严重;2010年6月开始,猪价止跌回升,现正处于上升期。因此,年底之前,肉价很难下降。
肉价周期变化取决于生猪存栏量的多少。李新盛说,养猪业有个三四五规律。“三个月育种,四个月怀孕,五个月出栏。”三四五加起来,正好是一年。2010年8月份之前,养猪处于亏本状态。去年9月到11月,猪价涨后又跌,养猪信心下降,本打算补栏的养殖户没有补栏,有些中小型养猪户退出养猪业,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急剧减少,最终引起了猪价的高度反弹。
生猪生产现状须改变
猪粮安天下。如何保障肉价稳定,如何避免生猪生产周期导致的肉价大起大落?李新盛指出,我国生猪生产目前还处于无序状态,这是肉价不稳的根本原因。
因此,改变生猪无序经营是稳定肉价的根本之计。政府在低价时补贴养殖户,保证母猪成长,保证小猪生产,有效避免生猪存栏量的大幅波动。同时,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养猪户合理安排生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