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德致命肠菌在人类间传染 如何与夏日腹泻区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1/2011 12:45:56   来源:红网

  德科学家近日发现,法兰克福附近一家餐饮业1名女性厨房员工,因为食用遭污染豆芽感染这种大肠杆菌,并经由她处理过的食物,将她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了20名餐厅顾客,出现了"人际传播"。这次疫情的源头至今仍未完全查明。为什么看似温柔的大肠杆菌也会有这么大的毒力?我们平时该如何加以预防?
  大肠肠菌如何人传人?

  通过食物、水、接触都可能造成大肠杆菌的传播。其中,食物是主要途径。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是食源性疾病。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传播方式除了食物中毒、水源污染外,最常见的是人-人传播。也就是说德国的疫情最初可能因食物污染所致,但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只怪罪于某种食物了,已经存在人与人间的后续传播。病人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导致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O104:H4,污染了环境,其他的人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环境(尤其是手),在吃东西的时候没有认真洗手,手上的细菌就有可能随着食物一同吞入体内。有时候,苍蝇等昆虫也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导致食物污染,引起疾病的传播。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有利于细菌繁殖。在适当的环境下,一个大肠杆菌一天能繁殖72代,几乎不到20分钟就繁殖1代。在一种新的致病菌刚刚出现时,大家对它又没有任何抵抗力,只要没有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疾病就很容易流行。

  如何判断你的夏日腹泻跟大肠肠菌有关?

  常见的胃肠病有各种胃肠炎,消化性溃疡,食物中毒等,患者通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嗳气、泛酸、恶心、食欲不振、上吐下泻等不适,有些还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中毒。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胃肠不适,人们往往认为自行休息可以缓解不适,甚至可以不治而愈。其实,这种“乐观”的认识有时可能造成误区,继而延误诊疗。医师提醒:“是否需要治疗不单纯从个体的感受为准,症状的轻重要看疾病程度和感染的是哪种细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急性食物中毒等,由于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出现什么症状?

  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临床症状为:血水样腹泻,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有发烧。5-10%的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其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可致肾衰竭并危及生命。如果抵抗力较好,两到三天就能自愈,平时身体较弱的话,可能要持续两到三周。临床上可通过粪便检验以明确诊断,目前主要通过支持治疗,病情可得到缓解,已有病人治愈出院。

  大肠肠菌感染了会要命吗?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温血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在不致病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与人互利共生的关系。每个婴儿出生后,大肠杆菌就会随着乳汁进入肠道,从此与人终身相伴。大肠杆菌的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人每天排出的粪便,几乎三分之一的重量是大肠杆菌,如果在水和食品的大肠杆菌超标,就能认为是被粪便污染。

  普通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致病型的大肠杆菌被分为五类,分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此次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的正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大肠杆菌在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老人、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还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一旦怀疑感染了怎么办?

  如有人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擅自服用抗生素。不要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发生腹泻后应及时到肠道门诊就诊,并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并主动向医生告知旅行史。

  夏季普通肠胃病用药指南

  密达、氟哌酸、黄连素等治疗肠胃病的药物是很多家庭的必备药。专家指出,即使这些OTC(非处方药)唾手可得,也要辨清症状才能使用。

  发病初期别用止泻剂

  很多人得了腹泻首先想用蒙脱石(如思密达)来止泻。专家指出,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的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当然,如果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了脱水,就应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之后,酌情使用止泻剂。

  沙星类药物儿童不宜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利复星等沙星类药物也是人们家中常备的治疗肠胃病药物。专家指出,这类药物对肠道致病菌有良好疗效。但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不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根据病菌选择抗生素

  很多人腹泻的同时伴有发热症状,于是赶紧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生素。专家指出,伴有发热就使用抗生素并不妥。因肠道传染病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故在选用抗生素时,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对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微生态制剂勿超量

  丽珠肠乐、培菲康、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是用来调整肠道菌群,纠正菌群失调。专家提醒,这类药物勿和抗生素同时服。而如果服用剂量加倍时可能出现便秘。

  此外,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要慎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剂,此类药可使青光眼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