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在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婚姻安全等11项安全问题中,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成为人们最担心的问题。这意味着,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一块心病、消费者的最大不安,同时更成为食品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
在这个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着“安全事故”地雷的时代,企业该如何做,才能成功突破重重瓶颈,放心地做自己的食品、安全地做自己的产业?
保证食品安全 从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开始
侥幸心理就像毒品一样残害着企业,如果不能及时铲除,最终就算不落到嗜毒致死,也必定弄得个“皮包骨”。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一年胜过一年,从消费者到企业再到管理部门,无一不恐慌,无一不受威胁。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却总是处于“利益”与“安全”的激烈博弈状态。因此缺乏绝对的、当机立断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方面企业是最不希望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群体;另一方面,企业又是最容易对安全隐患抱侥幸态度的群体。因为不管是三聚氰胺还是地沟油,它们在未曝光之前,都曾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至于曝光后的身败名裂,那当另当别论了。
然而,从长远利益上考虑,这种侥幸心理对企业本身是极其危险的,暂且不说会不会有致命性事件曝光,仅仅从概率学角度上考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这个舆论致命、品牌第一的营销时代,这种侥幸心理就像毒品一样残害着企业,如果不能及时铲除,最终就算不落得嗜毒致死,也必定落个“皮包骨”。
找到问题根源,剔除根本隐患
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的关键在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整条链上的纰漏,而最根本的因素是技术、资源所造成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在政治层面上摆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同时,这种政治意愿还应该传递到下面的机构,甚至要传递到市场上、工厂里、农场中。毕竟,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的关键在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整条链上的纰漏,而最根本的因素是技术、资源所造成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以农作物食品为例,数以亿计的生产者即农户才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应该及时有效地对自己的产品来源进行监管。通过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提升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避开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在中国,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或者由一个中间机构把农民组织起来,从事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在一些地方有试点,但在全国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早在2007年,美.国的宠物食品中查出三聚氰胺,而且开始禁止往宠物食品中添加。然而,一年后,三聚氰胺却在中国被媒体大曝光:中国的知名企业往婴儿的奶粉中添加“毒品”。由此可见,这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是整个行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从这方面来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诚信度、强化责任感、压制功利思想膨胀。
向上观察政策 向下采集意见
毫无疑问,食品企必须通过政府和消费者的双重监督,通过“食品安全”大关,在获取政府的许可、消费者的认同后,才能正常运作,很好地实现产业的最终利益。
今年,有关食品安全新规出现,食品添加剂、乳液等各方面的规定层出不穷。为保证自家产品不触及安全壁垒,企业应随时关注并重视政府相关规定。然而,今年批量上线的规章,依然漏洞百出。其本身的诸多不规范和外界对其可实施性的质疑,引来嘘声一片。因此,企业应该很好的与食品安全管理检测部门以及食品相关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制定一个合理可能的规则。通过提高整体食品安全度,避免企业沦入由于某些“安全隐患”带来的市场恶意竞争中。
与此同时,消费者是产品的最终检验者,同时也是企业收益的根源所在,听取消费者声音是企业了解市场、认清最为最有用也最不可或缺的途径。企业要积极关注市场,关心消费者信息反馈。只有通过政府和消费者的双重监督,通过“食品安全”大关,在获取政府的许可、消费者的认同后,食品企业才能真正实现正常运作,实现产业的最终利益。
此外,在目前政府严厉打击、消费者高度重视的情况下,企业更应该及时认真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发性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便立刻铲除,拒绝一切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因素存在。(文/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