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食品保健品安全再受挑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5/2011 15:02:00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近期各大媒体又相继爆出了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硫磺毒生姜、瘦肉精、毒黄瓜等事件,而最近从台湾掀起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塑化剂风波更是让市民惶恐不已。面对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我们不得不慎重地思考: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我们吃的保健品安全吗?不安全的食品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多大的威胁?

  食品保健品安全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错误地以为只要原材料天然的食品保健品就是天然的,但事实上天然保健品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天然、无毒的原料;天然的提取方式与天然配方。二者缺一不可。

  调查证实,产品中大量的有害物质会伴随着提取过程产生,如生产成本较低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此法虽然能够提取天然原料中的有效物质,但在其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残留反而对身体危害更大;在原料中添加非天然物质甚至有害物质造成成品在天然的外衣下已经不安全。塑化剂在一些药品、保健品食品中存在,也是这种条件下形成的。

  正因如此,担负健康使命的保健品行业,首先应有极强的责任感,再就是必须过硬的技术保证原料天然、提取工艺天然、配方天然,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不使人民的健康受到“污染”。

  工业化学品竟成食品添加剂

  “塑化剂”实际上名称是增塑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20倍以上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如成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造成损害很大。

  其一、塑化剂造成基因毒性,会伤害人类基因,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其二、塑化剂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我国台湾已将其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其三、塑化剂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毒性,而对人类疾病风险最大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其四、塑化剂会造成肝脏和肾脏毒性,给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危害,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

  塑化剂风波涉及保健品领域

  近日来,塑化剂引起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风波首先从台湾掀起,这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20倍的化学原料被广泛添加在食品、药品、保健品中,涉及统一、白兰氏、昱伸等著名企业。

  国家药监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保健食品,要求两个产品要立即下架。通知还要求,凡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所有售出产品立即召回。

  台湾专家提示:在食品、保健品、药品领域,塑化剂可能广泛存在于胶囊、软胶囊、片剂的添加剂中。如今,受塑化剂污染的产品已发现超过950种。

  中老年人更应关注药品、保健品安全问题

  中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最大群体,注重健康长寿的晚年本是好现象,这也是促进城市和谐、幸福的良性因素。但保健不可盲目,一方面要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一方面也要特别注重产品来源及生产的天然性和安全性。

  深圳市中老年健康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在选择保健品时应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对厂家的各类安全检测报告要认真研读。同时也呼吁广大食品保健品厂家,培植、科研、提取、生产都应负起一个企业应有的责任心,做好各项食品保健品安全措施和各类检测,给市民一个放心的交代,这样才能确保消费者的服用安全,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