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星巴克和85度C两大巨头夹击 本地咖啡馆夹击中求生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3/2011 09:38:00   来源:厦门商报

  咖啡高利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加盟,谁都喜欢在这高雅休闲情趣中分得一杯羹。然而,要想在两大巨头星巴克和85度C的夹击中胜出,确实不容易。本地的新老咖啡馆,就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趣的是,厦门最近出现了一些看起来根本不可能靠卖咖啡赚钱的咖啡馆,他们究竟是靠什么在盈利呢?

  有生意“不做”的咖啡馆

  最近,在厦门一些写字楼里出现了专门送外卖的咖啡,价格也很公道。现磨咖啡一杯最低8元起,即使在85度C要卖到12元左右的摩卡和拿铁咖啡,在写字楼咖啡馆里,也只需要9元钱,主流的咖啡品种都一应俱全,同时还提供一些价格实惠的松饼、冰激凌等。让人纳闷的是,他们送餐范围只在咖啡馆所在楼宇内,即使隔壁楼宇,只要出了写字楼大门,一概不送。“现磨咖啡要保证口感,最好能在几分钟内送达顾客手中,我们的想法就是为了保证顾客能够喝到最佳状态的咖啡。”一位销售员礼貌而抱歉地告诉记者,实在想要品尝,不妨到他们咖啡馆里坐着品尝。

  “为什么有生意都不做?你们这样卖咖啡,一天能卖多少啊?能赚钱吗?”记者亮明身份之后,这家咖啡店员才表示,其实他们卖咖啡不是赚钱的主要途径,“最主要的是为了推广我们的咖啡豆的口碑。”店员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们的注册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主要做的是咖啡市场的二级供应,也就是为咖啡馆经营提供原料和设备,还包括一些基础的培训甚至是开店的成本投入核算等等。“和咖啡馆不同,我们服务的对象有本质的差别,而我们卖咖啡也是为了能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全权交给我们打理的话,5万元加盟费包括全部设备和培训等,后续只需要跟我们订立长期的原料采购关系就可以。”一位陈先生在关掉咖啡馆之后,又开了个小咖啡门店,只不过这回,陈先生已经变身成为二级供应商了。“虽然在零售生意上失败了,但是并不妨碍我做一个好的供应商。”陈先生说,自己有咖啡豆的专业知识,在这个新角色上运用得更加如鱼得水。

  老咖啡馆的餐后半价咖啡

  “老咖啡馆”最初是从台湾带过来的综合式餐饮店,一度是厦门主流的咖啡馆。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在一段时间内,大家能想到喝咖啡的地方,就是此类咖啡馆了。“以前很奢侈,一杯咖啡30元—40元很正常,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消费者也变得更理性了。”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其实这些咖啡馆的定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调整,有些并不是明码标价的降价,但也会推出一些优惠,这些商家们最常的促销方式就是餐后咖啡饮料半价。

  “最近又有一些咖啡馆推出了‘套餐’式的优惠,比如说在下午茶时段,推出一些点心和咖啡饮料的组合,价格要比单点便宜20%—30%,或者是一些午餐时段的轻食组合等等。”林先生表示,虽然不排除两大咖啡连锁品牌入厦后,将这个咖啡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但是业内的洗牌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