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涉嫌打磺菊花惊现清平市场
菊花或出自江苏射阳“菊花之乡”,据报道该地每年流出约200吨硫磺菊
羊城晚报讯记者陆志霖、通讯员陈淑华报道:有媒体报道称,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每年两千吨左右的菊花产量中,有大约200吨用硫磺熏制的菊花充斥其中,这批打磺菊花更流向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6月9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连同工商部门前往检查,发现涉嫌打磺菊花约1吨。
1吨菊花涉嫌打磺
6月9日上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接广州市工商局荔湾分局清平工商所来电,称一批打硫磺的菊花涉嫌流入广州市清平中药材市场。随后,广州市药监局组织执法人员,联合工商执法人员,对清平中药材市场及周边区域菊花销售摊档全面检查,并随机抽取3批菊花样品送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检验。截至羊城晚报记发稿时止,检测结果还没出来。
据广州市药监局通报,执法人员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外围的隆昌街发现涉嫌违法销售打磺菊花窝点1个,现场发现涉嫌打磺菊花约1吨。目前案件已移交工商管理部门进一步查处,相关部门将及时通报案件查处情况。
中药打磺早该“立法”
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路山9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材打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传统加工必需的,如淮山、玉竹等含黏液质较高的药材,采收过程中必须打上硫磺,不然无法干燥;第二种是为了杀虫所用;第三种则纯粹为了美观,为了把旧药材翻新,容易卖掉。“第三种情况纯粹是滥用硫磺,而且变得越来越泛滥。”周路山坦言,目前90%以上的药材都被农民在采收过程中打磺。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周路山表示,对哪些药材允许打磺,哪些该禁止,可以打到什么程度,允许使用量是多少等等都应该出台细则,这样监管部门处罚起来也有法可依。
■链接
所谓“菊花之乡”年产200吨硫磺菊
据中广网报道: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号称中国药材之乡,又自称为菊花之乡,但是在每年两千吨左右的菊花产量中,却有大约200吨用硫磺熏制的菊花充斥其中,流向市场。
有加工厂老板表示,洋马镇大的菊花加工厂并没有使用硫磺熏菊花,但老百姓自己在家里采用这种手法对菊花进行加工。菊花抬出来用硫磺打一下以便脱水。打磺主要是为了节省成本。上述加工厂老板表示:“用硫磺打的话,只要一点硫磺的花费,没有其他费用。除去硫磺费,与加工厂加工成本相差四五千元一吨。”该老板称,打磺的菊花正是卖到广州的清平市场,再销往云南、贵州。
记者随后把从农民手里取得的饼花样品送到中国商业联合会农副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结果显示:每千克含二氧化硫2.3克。而国家标准含量是每千克含二氧化硫0.1克,前者二氧化硫含量超出标准23倍。
专家指出,从2005年起,中华药典已不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法,原因是硫磺熏蒸后的菊花变酸,主要成分损失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同时残存二氧化硫,造成毒性叠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