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方便面疑“塑化”:食品工业添加剂亟待重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9/2011 08:15:41   来源:食品配料行业网

  6月2日,塑化剂事件继续升温。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6月1日证实,其与同事最近刊登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此前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大陆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500多种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论文名为《方便面和方便米线中酞酸酯的污染现状研究》。文中指出,“在采集的56袋市售方便面、25袋方便米粉中检测到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 )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含量分别为ND-59.38mg/kg,ND-172.15mg/kg(方便面调味酱料),ND-9.28mg/kg、ND-1.08mg/kg(方便面面饼)、ND-16.52mg/kg,ND-44.75mg/kg(方便米线调味酱料)。”

  “参照我国《食品容器、包转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D 和DEHP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mg/kg、1.5mg/kg的规定,本实验所采集样品中的D 、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该标准。”柳春红等在论文中指出。

  此话一出,旋即引起轩然大波。倘若真如研究那样,塑化剂可通过包装外膜渗透到食品本身,影响范围将是几何级扩大。

  “如果真若论文所说,那所有富脂食品都含有这个(塑化剂),食用油的含量岂不是更高?”6月2日,国内某方便面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对本报表示。

  与此同时,6月2日傍晚,广州部分超市开始陆续将统一饮料下架。“我们广州同事反馈没这事。”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称。

  但家乐福华南区公关经理李嘉对本报证实,“为谨慎起见,家乐福决定从今天起将全部台湾产统一饮料下架,全国的超市都会这样做。”

  塑化剂继续发酵

  文中提到的“五种品牌方便面/米线”让人遐想不断

  论文中显示,2010年10月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

  究竟是哪家方便面企业被选为样本?哪一家的含量又最高?

  论文参与者至今没有对外透露样本涉及的品牌以及类别,“由于学术论文中一般不会写上品牌,所以我不方便说。”柳春红这样回应追访媒体。

  但文中提到的“五种品牌方便面/米线”让人遐想不断。

  目前,康师傅、统一、华龙、白象等五大品牌占据了整个方便面市场的70%,其中仅康师傅一家就占了40%。

  “在台湾塑化剂事件出现以前,在常规检查中是没有要求检测塑化剂的,包括质监部门都没有。”康师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未来是否会新增塑化剂检验,公司目前还没决定。

  但广东省食安办6月1日晚通报,该省质监局和东莞市在东莞排查中发现一食品企业使用了台湾“塑化剂”,相关产品主要流向广州、江门和东莞等地。

  通报指出,该名为“东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被发现与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有关联,被抽检的30批次复合添加剂成品和20批次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原料中,其中4批原料和4批复合添加剂成品检出含有毒工业原料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

  而统一也在其官网上传了多份检测报告,被检产品覆盖面包、果蔬汁、保健食品、咖啡、包装茶、冰品、包装水甜点、发酵乳/酸奶、传统饮料、谷物奶/米豆浆、调味乳、鲜乳等多个类别,但并未对方便面进行检测。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目前难以确定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也叫乳化剂)有否流入乳制品,乳酸饮料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用到乳化剂,但饮料的消费量比乳制品大,因此这次由塑化剂引起的影响可能比当年三聚氰胺大。“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影响是结石和死亡,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塑化剂的影响是慢性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察觉的。”

  柳春红等在论中文表示,“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的D 、DEHP的每日耐受量(TDI)为0.01mg/kg bw.d和0.05mg/kg bw.d,以采集样品中D 、DEHP平均含量计算,成年人(体重60kg)食用一份方便面(面饼90g,调味料酱包8g),则D 、DEHP的暴露量分别为0.24mg、0.15mg,分别占TDI的40%和50%,也即:如果一个人一天食用这样的方便面超过两包半或两包,D 、DEHP的暴露量就有可能超过规定的TDI,其潜在的危害显然不可忽视。”

  “添加剂一般不检”

  多数企业都不会对采购回来的添加剂再进行详细的检测

  王丁棉称,由于检测花费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采购回来的添加剂再进行详细的检测,一般只会根据对方提供的检测报告书来进行评估。“用量大、批次多,不管是自检还是送检,都会增加金钱和时间成本。”

  上述康师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康师傅的原料采购流程是:由集团统一找相关原料的供应商,然后评估供应商是否符合要求和资格,再检查他们的产品有没达标。“集团考察完这些以后,这个供应商就规定下来了,各个公司就按照它的规定统采就好了。”

  但其并未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核周期,以及会否对每批次添加剂进行抽检作出说明。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俊修认为,费用不能成为不检测添加剂的理由,而目前添加剂也急需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很多添加剂的用量和标准并不是由第三方去做的,而是由添加剂生产企业或者食品生产企业去做,缺乏科学论证。

  5月13日,卫生部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包括了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进行修订,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

  “以前说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口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很多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我们就该严格控制使用,少用甚至是禁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俊修认为,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阵痛,添加剂在促进食品工业化发展上产生重大作用,但已经走到了转型关键时刻。

  台湾媒体报道称,今年4月,台湾例行抽验食品时,已经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 m,但5月底才公布。

  “4月之前的流去哪里我们都不知道。”王丁棉表示,透过了解上游经销商入多少货可以追溯问题产品的流向,但问题添加剂究竟有多少流到国内难以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