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清远街头无论是小商店还是超市,都能看到堆放如小山的的粽子,有些市民贪食粽子美味,甚至每天都以粽子当早餐果腹。其实粽子虽然美味,但是大都是用糯米做成 的 ,黏度高、不易消化。想要美味健康兼得,需要记得摄取其他种类食物。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每次吃粽子都是剥了粽叶吃馅,这种吃法吃多了相信很多人都会腻。那么来学几招粽子变身术,将它们变换一下口味吧!
方法
用甜粽煮甜粥
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一种做法。像枣粽、红豆沙粽等这样的甜味粽子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煮粥喝。
材料:豆沙糯米粽1个,剩米饭半碗,新鲜百合1球,红豆沙馅儿3勺
步骤:1.将粽子用筷子弄成小块,和剩米饭一起,放入煮粥的锅中,加上五六倍的清水,水开后关小火慢煮;2.百合掰成小片用清水冲洗干净,15分钟后,和红豆沙馅儿一同放入煮粥的锅中,用勺子搅拌均匀,10分钟后关火,焖上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此外,这粥冷饮味道也不错哦。
用甜粽做点心
这是一种变通的方式,很像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在厨房“陪厨”,用面团什么的让我们揉捏,然后做成让我们开心的小食品……
材料:豆沙糯米粽1个,花生碎和南瓜籽,白糖适量
步骤:1.用刀将粽子切成小块儿,然后加上花生碎、南瓜籽和白糖;2.戴手套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3.像做丸子那样弄成一个个小圆球,小点心就做好了。可以作为不错的茶点哦!
用肉粽做米糕
材料:咸蛋黄肉粽1个
步骤:
1.把粽子切成小片;
2.不粘锅锅里放一点菜油,油热之后放入粽子切片,两面煎制至金黄,即可食用。
用肉粽做夹馅
把糯米粉和面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摊成蛋皮,可厚可薄,把肉粽子片码在蛋皮上加热,然后取出,将蛋皮两面翻折对裹,将馅儿夹在中间,卷成大卷,最后切成小片,就做成了糯米蛋卷啦!
如果将肉粽子弄成小块,拌上些蔬菜,加上一些调味料,可以做成简易烧卖的馅儿。用这样的馅儿还可以做“豆皮”。这种武汉小吃是用豆面混合成浆水,摊成面皮的时候加上鸡蛋,然后把肉、虾以及香菇、蔬菜丁、葱姜末、调味料等混合拌在一起做馅儿,包好进行煎制,最后切成块状食用。用肉粽做馅儿味道真的很不错哦!
端午时节寻美食
叶子饽
特点:细软爽脆不甜腻
叶子饽,是广西东南小城玉林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叶子饽,以糯粳两种米磨成粉做成,属蒸制食品,通常单个饽是一巴掌长左右,分为甜和咸两种口味,馅料随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馅的一般为甜味,放馅料的则视各人胃口而制。做叶子饽,通常是采用芭蕉叶、粽子叶、竹叶等具有清香味的叶子包着,蒸出来的饽泛着浅青色。叶子饽的特色就是色泽嫩亮,口感细软香糯,不粘牙。
制作:
1.将叶子先在沸水中煮一下杀菌消毒,依照不同叶子的大小将叶片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并在叶子的一面抹上油,预防粘连。
2.糯米、粳米混合浸泡后淘洗净,沥干后磨成米粉。接着是制熟陀,据一老玉林称,这熟陀的制作很讲究,糯米、粳米的比例要合适,这样做出的饽才会成形且脆口弹口不粘牙,一般是取三分之一米粉入沸水中调成熟陀后,放入余下的粉里,喜欢甜的再加入糖汁(黄糖,白糖都可),喜欢咸的不放糖或放一点点,然后,一起搅拌均匀揉成团,揉得越久越好,再用手制成一个个长圆状,并在其中间挖洞包入调制好的馅心,收口揉压成长条形,以叶子包紧,随即放入蒸笼中蒸熟即可。
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做,可以到当地的西街口(街名)或一些糕点摊,或是走在路上,都会不时看到卖叶子饽的小贩,一般是5毛钱一只。
糯米酿苦瓜
端午节,玉林人家餐桌上的酿苦瓜是绝对少不了的。这个节,也有部分玉林人叫苦瓜节,因农历五月五正好是苦瓜“大哄”上市,苦瓜名虽苦,但其实苦尽甘来,甘香瓜味留在口腔历久不散。感觉清爽,加上苦瓜有清热解毒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吃最合适不过了。
苦瓜酿糯米是玉林人最常见的烹饪,据说这与玉林夏季气候潮湿多雾有关,所以饮食上养成宜温热,忌寒冷的特点。常见酿苦瓜的做法是糯米加香菇或虾仁。加糯米可以增加肉的黏度并中和苦瓜的苦味。如果喜欢苦瓜原味,可以只用简单的猪肉馅,做成鱼肉馅的也有。或以豆芽,竹笋及蔬菜代替传统的猪肉馅,入口更清新。
原料:五花肉,苦瓜,糯米,香菇,虾仁,盐,生抽少许。
做法:
1.将糯米,香菇,虾仁各泡半小时;
2.将五花肉,香菇,虾仁剁碎,加入糯米,盐及生抽,搅匀调好味待用;
3.把苦瓜切成一段段,挖干净里面的瓢,洗净晾起;
4.把馅填到苦瓜里面,填结实点,再一段段放进高压锅里蒸(锅里先放水,一层苦瓜撒一点盐,最上面那层放点油及生抽);
5.猛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十几分钟就可以了。蒸煮的时间可以自行掌握,但是稍长一些,待苦瓜软熟味道更佳。
碱水粽 灰水粽
五月天气渐热,人们更喜欢吃清凉的凉粽。做法很简单,花点心思就可以尝到自己炮制的美食。
原料:糯米,粽叶或竹叶,食用碱水,食用硼砂,黄糖或白糖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分,粽叶或竹叶洗净备用。
2.把一定比例的食用碱水倒进盛糯米的盆中一起浸泡约60分钟后,沥干水,加入食用硼砂搅拌均匀。
3.这时可以包碱水凉粽了。一般一两米可包2-3个凉粽,包好用干草细绳扎好,放锅里煮1-2小时即可。
4.黄糖或白糖煮成糖油(水),淋于去叶的凉粽上,或直接拿凉粽蘸糖油吃。凉粽渗着粽叶或竹叶特有的清香,和着糖油入嘴丝毫没有腻口感觉,很清凉舒爽。
灰水粽的做法与碱水粽的做法只有一个程序不同,即把干净的豆枝晒干后烧成灰,置于插箕或簸箕里,搁在水桶或盆上;用清水反复淋豆枝灰,水桶或盆里的灰水再用干净纱布滤去杂质;用这些灰水浸泡淘洗干净的糯米,就可以做成纯天然原汁原味的灰水粽。
粽子和其他美食的搭配
作为悠久的节日,端午是凭吊历史的时节,更是美食的时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各地的人们通过粽子和美味将端午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就在透着浓浓的端午气息中,感受不一样的端午文化吧。
1.咸鸭蛋
端午午餐有吃“十二红”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被列入“十二红”之一。
2.茶
茶具有解甜和解油腻的作用,特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可以配薄荷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比较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帮助消化。
3.木瓜、菠萝
木瓜、菠萝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这种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4.食用菌
吃肉粽时最好搭配些清口的汤类,如香菇汤、紫菜汤,因为香菇和紫菜有去油、解腻、排毒的功效,如果再搭配着吃些黑木耳、洋葱、菠菜等,就不用担心胃肠的问题了。
■端午养生
端午养生治未病
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端午节前后不仅仅是农作物等万物的最旺盛的生长期,还同时是大地中的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期,会给人类造成许多伤害。避免邪气侵袭是中医的养生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上工治未病”,可见,祖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端午时期天气转为又热又湿,疫疠秽浊之气横行,人类最易百病丛生。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应该注意进行卫生和保健活动,以培养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所说的邪气也叫浊气,现在所谓的细菌、病毒、工作压力、口臭、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平衡以及宗教上所说的贪、嗔、痴、疑等都是。简单地说,一切有形、无形的致病因素都是浊气。而正气也即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又是人体新陈代谢中不可缺少的,而且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另外,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由此可见,饮食是养生防病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经期或产后期间,虽天气渐热,也忌食生冷性凉之品以防由此引发其他疾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