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江苏省苏州市通过细分政府监管责任、全民动员共同参与,全方位构筑起食品安全的坚强防线。
蔬菜有没有农药残留、是否超标,需要快捷科学的检测。
南环桥批发市场是苏州城区九成居民蔬菜的集散地,市场董事长孟新鹤说,虽然自建了检测中心,但由于不具备法律资质,没有执法权,市场发现超标先只能以“建议书”方式与客户协商销毁处理。对不配合的客户,市场要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再到指定机构检测,待结果出来再处理,这样一个流程少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
针对这一困境,苏州率先通过信息化手段、物联网技术,建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让肉菜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由政府的“点监管”发展成为一个“闭环”无缝的链监管。
在苏州市不少餐饮场所的厨房门口,都有一个木制小箱子,上面用一把铜锁紧紧锁住。打开木箱记者看到,里面放的是各式添加剂;还有一个登记本,详细记录着每次使用添加剂的品种、分量;还有一小秤,每次使用多少添加剂都用小秤严格称量,而这些都由专人管理。
“食品添加剂是众多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为此我们在部分餐饮场所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五专式’管理,用‘一人、一箱、一秤、一本、一锁’管住食品添加剂。”苏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个“五专式”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而且书面登记便于检查。
实行“五专式”管理后,不少酒店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做到尽可能少用。一位酒店厨师告诉记者:“现在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比如松肉粉放在肉上会使肉变得新鲜,在以前做肉制品时都会加一些,而现在都不加了,这样更加原汁原味。”
近年来,苏州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然而,这座城市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却从未止步。“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全民动员齐抓共管”,苏州市市长阎立表示。
遵循这一理念,苏州市成立了首支市级食品安全市民监督员队伍。队伍设食品安全市民监督员23人,他们从苏州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社区群众、食品生产经营户、媒体代表中产生,聘期两年。其职责是随时向政府职能部门及媒体,反映当地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监管部门把好食品安全关口。
此外,从本月起至今年年末,苏州全面开展打击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工商部门将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举报线索及时追踪调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