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蔬菜自给率不足,致使蔬菜市场受制于外地蔬菜。据了解,哈尔滨市去年蔬菜种植面积146万亩。作为需菜量较大的省会城市,哈市冬春淡季地产蔬菜自给率只有55%,旺季也没有完全自给,地产蔬菜受季节性制约严重。蔬菜生产落后,菜粮面积比为1:20,远低于1:6的全国平均比率。2010年1~12月哈市蔬菜价格涨幅为22.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鲜菜价格涨幅排名第八。
记者调查哈尔滨市超市及菜场了解到,每年5月份之前,市场上销售的蔬菜都以外地菜为主,10月中旬以后,我省地产菜将退出市场,外地蔬菜占据市场,11月,外地菜和本地菜完全交替,就是说,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5月,哈市市场上的蔬菜大多都是外地菜。
5月中旬,记者来到哈达批发市场,在蔬菜大棚内,记者看到每个商户标明蔬菜来源地,其中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商铺最多。一位操着浓重方言的商户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往哈尔滨销售卷心菜和大白菜,销售情况还不错,打算“安营扎寨”做大生意。他给记者解读了一下蔬菜价格:大白菜在产地的价格是每公斤6分钱、卷心菜每公斤8分钱,运到哈尔滨,加上物流费、包装费等,每公斤批发价格为1元。总的来看,从南方运菜到哈尔滨卖,很有赚头。
本地菜供给量不足,给外地菜商带来了商机,很多外地菜商视哈尔滨蔬菜市场为肥肉,竞相落户。
哈达市场蔬菜部陈经理说,目前哈达蔬菜每天的到货量将近400万公斤,其中本地菜约七八十万公斤,占总量的25%。本地蔬菜主要为大头菜、西红柿、黄瓜等,品种单一,价格与外埠菜基本持平,不占优势。根据往年的情况看,本地菜大量上市在7月至9月,大量上市时,在哈达市场的占有量为75%~80%。
本地菜的忧与伤
由政府相关部门牵线,本地菜与超市联合形成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减少了菜贩子和批发商等中间环节,减少层层加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菜园子和菜篮子的双重受益。
但这种“对接”受季节因素的制约。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新兴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在本地和山东寿光都有种植基地,能够交替为超市供菜,签整年合同。除此之外,其他与超市对接的本地菜商与超市签订的都是季节性合同。而农超对接需要以规模种植为基础,几家或多家菜农的联合体形成具有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才能保证为超市持续供货。但哈市周边郊区的菜农很多都是散户种植,种植规模小,种类单一,所以散户菜农很难参与到农超对接中。他们的销售主要还是依靠菜贩子的收购,并且由于种植蔬菜长期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使菜农在种植过程中跟风严重,容易造成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
也有一些菜农减少压价环节,自产自销,但在运输过程中经常遇到难处。哈尔滨市道里区薛家菜农老张说,他最闹心的就是一大早在早市找不到位置,稍微晚点,就抢不上槽了,菜卖得快还好,要是卖得不好,一天的停车费让人心疼。而为道里区某超市送菜的货车司机闹心的则是一张张罚单,他说,无论停在道上还是道边,不是违停就是禁停,交罚款折腾不起。
听说政府投入资金扶持蔬菜种植,哈市道里区的菜农老马说:“我们村子人均土地较少,都种菜,我们很希望政府考虑将我们这片地划为哈市蔬菜供应地,保障我们能把菜卖出去。”
要为本地菜铺路
解决哈尔滨市本地菜园子到菜篮子流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可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
河南省郑州市实行城市管理部门积极引导菜农到市区各个蔬菜市场、早市及背街小巷等场所集中售菜,他们给菜农开辟了绿色通道,发放运输通行证,并引导菜农进入社区便利店和23个蔬菜直销店销售,免除摊位费等费用。以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为基础,以农贸市场和社区便利店建设为骨干,形成从批发市场源头建设到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超市等终端销售网点为一体的现代化蔬菜流通网络。
我省宁安市源丰对俄果蔬国际物流园区走出了国门,他们的做法是,两个村子种植的蔬菜品种相近,就成立蔬菜合作协会,共同指导蔬菜的种植,保证蔬菜质量,周边的菜农可将蔬菜送进园区搭车。这一对俄出口的直通车载体,带动了牡丹江周边市县、黑龙江东南部的主要果蔬集散地,成为中国“北方寿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