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实习生朱娟、通讯员李宇红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效果惊人!华南师范大学凭借科研团队掌握的新型养殖技术,誓言要给水产养殖业带来颠覆性变化。目前学校已注册成立“广东华师大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斥资两亿元(已投入5000万元),5年内要上市。
部分优质种苗远销长三角
华师大生科院挂有“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的牌子,学术带头人是中科院院士孙儒泳,在水产养殖方面有厚实的科研实力。
华师大凭什么雄心勃勃?记者了解到,这源于该校生科院的科研团队已经在水产养殖方面掌握了“三连环”技术:优质种苗、优质饲料和水体调控。
在优质种苗技术方面,该校已经实现了高健康鱼虾苗种的工厂化生产,打造了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优质特色水产种苗基地。所培育的鲃鱼、笋壳鱼和罗氏沼虾苗占全国实际产苗量的50%以上,除在广东省销售外,还远销至长三角地区。
十年攻克水产饲料技术关
尤其在水产饲料方面,华师大科研团队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
华师大生科院院长、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安利介绍说,目前水产养殖业为提高鱼虾生长速度,往往会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而目前制作饲料的优质鱼粉依赖进口,导致中国水产饲料业受制于国外。另外,一味地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含量,也导致一些负面问题,如鱼虾未吸收的蛋白质转化为氮和磷排到水中,被污染的水体反过来使鱼虾生病。为了治病,养殖户不得不投放药物,药物残留又影响到水产品的品质。“中国的水产品出口屡屡被压价、退货,药物残留是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华师大水产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尝试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添加新的物质调配营养。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和实验,他们攻克了这一难题。
如今他们可以降低鱼虾饲料中50%-60%以上的动物蛋白质含量,代替以普通的植物蛋白,而增加的新型营养物质提高了蛋白质在鱼虾体内的吸收率、转化率和沉积率,鱼虾生长更迅速,更健康,肉质更好。并且,鱼虾向水体中排放的蛋白质代谢物减少,不再需要投放药物,避免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新型饲料提高了蛋白质在鱼虾体内的吸收率和沉积率,鱼虾的产量大大增加。”王安利举例说,以前生产1公斤虾需要1-1.3公斤饲料,现在仅仅需要0.7公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型的水产饲料还提高了鱼虾的营养含量,比如风味氨基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牛磺酸含量提高25%;可使养殖对虾的出肉率提高5%-8%,甲鱼裙边宽出1-2cm,首次突破了养殖动物不如野生动物味美质优的技术瓶颈!”
所注册公司五年内要上市
华师生科院科研团队掌握的水产养殖新型技术还包括水体的生态调控技术,使水体环境更加适合水产动物生长。“优质种苗、优质饲料和水体调控的三连环技术,将会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颠覆性变化!”王安利自信地说。
华师大校方透露,目前学校已经注册成立“广东华师大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投资两亿元,目前已成功引资5000万元。公司的目标是第3年产值要达到3亿元,5年内要上市。
同时,作为学校技术转化的公司实体,其年产值的1%将用作华南师大的教学科研基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