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美国《侨报》:东莞水果穿洋马甲价涨数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3/2011 11:07: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广东各地街边巷尾的水果零售店,通常都有木瓜、榴莲、奇异果等“身披”泰国、新西兰等国外标签的“洋水果”出售,其价格较普通水果高出数倍。其中,不少“洋水果”是被商家做了“土转洋”手术。

  “这方面的规范确实比较困难”。广东水果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新建告诉记者,由于国内部分消费者购买水果时“崇洋”心理较重,确实存在一些水果销售商假冒产地或品牌的情况,但一些优质国产水果在外形和口感上和“洋水果”差别不是很大,因此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执法者,都较难辨认。

  目前不少标榜“进口”的水果,其实产地与标签并不一致。有新西兰苹果被发现标有“第二产地”为美国,“日本爱宕梨”价格牌上的产地其实是东莞。用一个小标签便让水果身价倍增,俨然已是行业潜规则。

  陈新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有不少水果在品质和口感上,也达到了进口水果的标准,但价格悬殊。从行业角度分析,国内消费者对于“洋水果”的偏爱也与本土水果品牌少有关。虽青睐“洋水果”,但事实上大多国内消费者对于水果的品牌认知不高,却对产地更敏感,呼吁塑造本土水果品牌的声音早已有之。

  陈新建说,当下假冒“洋水果”的现象,需等待整个产业进行升级,由“大的国产”变成“规范性的国产”,最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并培养出自己的品牌,“到时候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也就不会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