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添加剂泛滥的今天,基本上所有的食品里都或多或少的加了添加剂。日前,有匿名的粮食系统内专家反映,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包括防腐剂在内的三种添加剂。现在,就连餐桌上每日必不可少的大米都未能幸免。假如米饭里都含有了添加剂,那还能找出未加添加剂的食品吗?天天都要吃含添加剂的大米对身体的健康会不会造成威胁呢?
国家标准中 大米可添3种添加剂
卫生部发布的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包括防腐剂在内的三种添加剂。这三种添加剂为壳聚糖、淀粉磷酸酯钠、双乙酸钠。壳聚糖本身是增稠剂、被膜剂,功能为增稠剂,使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淀粉磷酸酯钠本身是一种淀粉的变性产品,有吸水的作用,最大使用量为 0.1g/kg。双乙酸钠本身是防腐剂,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但残留量要小于等于30mg/kg。
但大米并不需要这三种添加剂,添加了就有种画蛇添足的多余感。大米加工成本高,利润又低,所以实际生产中很少使用高价格的壳聚糖来将大米上光、保鲜。只需利用简单便宜的抛光技术,就能使大米表面非常好,没必要使用添加剂。也不需要双乙酸钠来对大米进行防腐。根据目前掌握的技术,用干燥的方式就可以让水分降到安全储藏水平,微生物很难滋长,正常情况下大米的保鲜期在三个月到半年没有问题。
专家:大米不需要使用添加剂
对此,记者采访了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所长、教授谭学林。他表示,大米是我国主粮,也是食品原料,即使允许使用添加剂,也应十分慎重。
据谭学林介绍,目前我国的大米在上市后一般可以保存6个月,即使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需要防霉、防虫的,仅需放一些花椒或是大蒜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也没有必要放一些化学制剂。除非是老陈米用来翻新,添加剂可以使“陈米”的外观看上去“舒服”一些。
允许之后 “祸患无穷”
大米一旦被列入允许加添加剂,就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将一些陈米换上“新衣”以次充好放到市场上来销售,扰乱大米的品质。
许东升也表示,国家每年都要进行粮食轮换,如果大米中可以放添加剂,那么一些只能做饲料的大米有可能会抢占合格大米的市场,扰乱大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正因为法律有这些“空子”,才会有那么多的不良商贩。换言之,不良商贩就是依靠这些法律的漏洞才得以生存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漏洞,食品市场才会变得如此的杂乱。
尽快解决乃是正道
专家认为大米里没有加添加剂的必要,那标准里为何还要允许使用呢?是变相的允许添加剂滥用吗?现在消费者已经闻“剂”色变了,那为何大米还要掺上一脚呢?明明无需使用添加剂,那标准为何不明令禁止呢?
卫生系统人士说,如果添加剂的安全性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立即撤销,但是如果并非安全性的原因,则需要根据程序进行。所谓的程序就是先要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然后经过标准委员会的审定,决定是否撤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