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江南正是地产西瓜上市时节,让消费者有些“撼”的“瓜裂裂”事件却接连不断。
在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内许多尚未成熟的西瓜,近日竞相炸裂。瓜农刘明锁的40多亩西瓜,“到现在每天都炸个不停,剩下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了”。
“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了脑筋,而陷入舆论漩涡的膨大剂也引发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有时一天近500个西瓜炸裂
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20户瓜农相继遭遇烦心事:眼看着统一大棚种植的“日本全能冠军”品种西瓜进入膨大期,长势正旺,到5月下旬就可成熟上市,可是,从4月25日起,就有瓜农发现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
蹊跷的是,去年大吕村第一次种西瓜,种的也是同一品种,200亩没有裂瓜现象,获得了丰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今年许多农户纷纷加入。
瓜农刘明锁的大棚里裂瓜率将近67%,在大棚边上“爆炸瓜”堆放了一地。头一年种西瓜的刘明锁一脸愁容:“我投资26万元种了47个大棚,5月6日下午我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进行叶面喷施,结果7日就发现有180多个西瓜爆裂,到现在每天都炸个不停,剩下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了。”
瓜农徐树峰发现裂瓜后,用速溶钙给西瓜补钙防裂,可是收效甚微。徐树峰说,严重的时候,20个大棚一天有将近500个西瓜开裂,如今剩下的西瓜只有40%左右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蹊跷的裂瓜,瓜农们百思不得其解,当地农业部门不得不向专家求助。
浙江温岭发生过类似情况
“久旱遇雨”可能是主要原因
14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华相继赶到大吕村,给西瓜会诊。
尚在生长阶段的西瓜突然爆炸,这样的怪事汪良驹并不是第一次碰到。几年前,浙江温岭也发生了类似情况,开始很多人猜测,是膨大剂惹的祸。
“我们当时认为天气因素是浙江西瓜爆炸的重要原因,而丹阳西瓜开裂前的天气也比较类似,当地久旱遇雨,没有用过膨大剂的农户也有大量裂瓜,而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里裂得更多。”汪良驹说。
两位专家经过现场考察认为:3月上旬—5月上旬生长期长期干旱,5月7日下午至5月8日晨的强降雨是导致裂瓜的主要原因。
汪良驹分析,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应该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膨大剂幼果期用可以,但到西瓜快成熟期施用容易造成裂瓜。徐锦华则列出几个造成裂瓜的因素:一是与气候有关。因为在经历前阶段长期干旱后,丹阳5月7日晚下了场大雨,基地西瓜在吸收水分后容易胀裂。二是农户栽培管理方面有些不当,西瓜生长过旺也容易引起裂果。同时,膨大增甜剂不当使用也是原因之一,西瓜授粉时间集中在4月10日—20日,5月6日部分瓜农使用了膨大增甜剂,所以加剧了裂果的情况。
为西瓜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的浙江台州市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维康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管理不当,一亩地裂瓜1000多斤亦属于正常,裂瓜与品种、水肥管理、是否缺钙有很大关系。
“在西瓜上使用膨大剂在大吕村只有5户,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没有使用,仍然发生了裂瓜,原因确实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时间进一步调查,不能妄下结论。”丹阳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武秀凤说。
膨大剂究竟安不安全?
专家说适量使用是安全的
陷入舆论漩涡的“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号称可以带来30%以上的增产效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质疑,如果让孩子服用激素促进长高,我们会说这是拔苗助长,难道给作物使用膨大剂促进增产,就不是拔苗助长?
作为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方面研究的权威,汪良驹认为,大个瓜果有可能是品种改良、技术改进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膨大剂催熟。但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膨大剂,是非常安全的。此外,瓜果从使用膨大剂到上市出售,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期,其残留基本测不出来,对人体没有什么副作用。
专家说,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别名为KT30或者CPPU,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很多地方已应用于瓜果、草莓等,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汪良驹认为,促进植物生长的膨大剂或调节剂,其功能和植物体内激素一样,都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所长羊杏平说,大家完全不必恐慌,就比如无籽葡萄、无籽柑桔,按照自身规律是不可能实现无籽生长的,“就是通过一些激素培育出来的。”
而南方农村报记者查询有关学术文献,并没有发现膨大剂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定论。根据农业部规定,它在西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毫克/千克。
专家建议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
目前,广东湛江、阳江等地也到了西瓜上市高峰。瓜农普遍担心的是,事件会影响到西瓜的正常销售。“现在黑美人西瓜收购价在0.8-0.9元/斤,暂时未受到影响,但怕媒体报道误导公众。”种了10多年西瓜的广东雷州种植户谢士生说。
而消费者也有自己的担忧。
南京市民周海英对记者说:“对那些个头大、颜色好的瓜果,我有个疑问,它们是不是使用了膨大剂,这些物质究竟有没有残留,人吃了到底是不是安全?”无锡市民马定坤则说:“现在市场上大个瓜果随处可见,乒乓球一般的草莓、鸡蛋大小的葡萄,我们消费者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对于消费者的担心,专家们认为,应当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只有将农产品品种、产地、施肥、用药、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告知消费者,才能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明白农产品在其某个生长阶段使用了什么农药、激素、肥料,使用了多少剂量,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产品生产,保障食品安全。
在郑风田看来,裂瓜事件引发消费者强烈关注,归根结底在于它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除了食品添加剂滥用,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危害食品安全。
随着众多食品公共事件的发生,如豆芽添加激素、西瓜施用膨大剂,以及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顶花带刺黄瓜添加激素等,激素逐渐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一大热点。由于目前关于激素对人体危害的研究严重滞后、标准不完善以及农残检测空白,众多专业人士都呼吁加强管理,规范使用,降低公众的恐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