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菜农“卖菜难”与城市菜价居高不下并存的现象,多位菜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蔬菜运输成本过高是供销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菜价,一些大型超市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不过,5月11日,华润万家新闻发言人刘岫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认为:“不可能靠连锁企业和农超对接从根本上解决‘卖菜难’问题。”“农超对接”只是解决目前“卖菜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才行。
菜价悖论
“我们卖的卷心菜每斤1元钱,都是北京附近地区生产的,不是从山东进的货。”5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便民市场”的菜贩潘女士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山东地区的卷心菜很便宜,但是把蔬菜运到北京要经过很多环节,蔬菜的新鲜度也不容易保证,价格方面还不如北京附近地区生产的蔬菜划算。
在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便民市场”附近的一个水果小摊上,本报记者还发现其售卖的苹果价格是5元/斤。摊主告诉本报记者,在苹果产地出园价格仅仅只有5—8毛钱,运到北京后价格就变成了5元钱,这主要是因为运费太贵。
这位摊主还告诉记者,他们的水果都是从新发地进货的,平时都是用小面包车来运送,这样不容易被交警发现,而用货车运输的话被逮到了就要罚款。他们不得不为此小心翼翼。
事实上,过高的物流成本在推高菜价的同时,也让生活在北京的市民感到很无奈。在北京朝阳区十里堡小区的一处菜摊边,经常买菜的徐女士对本报记者抱怨:“最近菜价实在太贵了,100元钱买不了几样菜。”
那么超市的价格是不是会便宜些呢?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型超市的菜价比农贸市场更为坚挺。
针对外界对于超市进场费、条码费等变相推高菜价的质疑,刘岫军回应称,这是外界对超市的误解,超市也要生存,也要有自己的利润空间,超市肯定不存在暴利。
“就是农民白送我大白菜,我自己去收割,运到新发地,成本也是两毛钱以上了,再运到终端市场,还有二次运输成本,可能就是三四毛钱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00006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则认为,造成菜价畸高的根源是物流成本高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