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菜价不断走低,部分农户放弃大棚种菜 业内人士担心明年菜价或因此上涨
部分蔬菜市场菜价和农户卖价
蔬菜 市场菜价 农户卖价
黄瓜 1.5元 0.9~1.2元
茄子 1.75元 1.0~1.2元
辣椒 2.5元 1.3元
西红柿 2.5元 1.5~1.6元
韭菜 2.0元 1.0元
芹菜 1.5元 0.6~0.8元
甘蓝 1.0元 0.2~0.35元
芸豆 4.0元 1.8~2.0元
(市场价格来自砂阳路农贸市场 农户价格采自康平县 仅供参考)
菜价涨,市民叫苦,菜价跌,农户发愁。
在沈阳农户徐树旭来看,今年他的收入将随着菜价的不断下降而大幅缩水。
有的农户将大棚改做普通农地,有的选择打工,而将大棚“撂荒”的也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这些现象可能导致明年菜价上涨。
菜价跌了
蒜薹价格50天降50%
昨日,记者从和平区砂阳路农贸市场了解到,蔬菜的价格略有下降。
商贩齐大姐告诉记者,下降最厉害的就是蒜薹,3月初的时候,蒜薹从7元/斤一点点掉到6元、5元,直到3元/斤。因为这几天下雨,产量减少,价格上涨至3.5元/斤,距离7元/斤,过了仅仅50天左右。
利润少了
往年1.4元黄瓜卖7角
价格下降,农户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利润少了。
家住新民市大民屯方巾牛村的徐先生从3月到现在赚了3万多元。“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利润缩水。”他举例,黄瓜零售价1.5元/斤,农户的出货价则是0.9元/斤。这还是因为这几天下雨涨了点。他自家黄瓜刚上市那会价格每斤仅卖7角钱左右,去年同期的价格则是每斤1.4元左右。
他说,去年,两个600多平方米的大棚净赚6万多元。按照现在的价格,少赚是肯定的,只能以量取胜。
大棚多了
从净利万元到只赚3000
康平县西关屯乡蔬菜合作社社长佟灵久说,今年辣椒价格比往年略低一些。2002年的价格是3.2元每斤,2004年是2.6~2.7元,今年刚上市的时候是2.3元,随着大量蔬菜上市,现在已经1.3元了。
佟灵久说,蔬菜大批上市,价格自然就会下降,导致降价的另一个原因是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
2001年他种辣椒时,全村也就30个大棚,一亩大棚就能带来净利润1万元。后来,赶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各村建的大棚特别多,以康平县西关屯乡为例,2008年以前全乡也就五六百个大棚,如今已经超过1000个。
随着大棚数量的逐渐增多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他的收入也逐年减少,2004~2007年还能赚七八千,2008年也就五六千,去年赚了3000多元。
农户走了
业内担心明年菜价上涨
在康平、法库、辽中等地,有农户的甘蓝收购价格仅0.1元每斤,利润微薄,一些人直接把蔬菜扔掉,部分农户更是干脆不再弄大棚,有的农户已经把大棚扒掉改种地,有的大棚甚至就是空着,或把大棚租出去到外地打工。
康平县村民杨宝顺贷款盖了两间大棚。但后来发现盖大棚的越来越多,利润也在逐年下降,就是赚个辛苦钱,索性干脆把大棚转手,给农户们打工,靠劳动力赚钱。
据记者调查,现在人工成本上涨,每天能赚80~100元,而且,农村租房价钱也便宜,赶上收成的季节,男工一天甚至能赚150~180元,刨除吃住的费用,一年也能净赚两三万。农户们认为,赚的钱差不多,这样更省心,风险还小。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现象很可能会导致明年的蔬菜价格上涨。
对策来了
组织批发市场直接采购
记者从沈阳市服务业委了解到,目前,沈阳蔬菜市场供需平衡,价格比春节期间明显下降,与历史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或略低。服务业委也会密切监测市场情况随机进行调节,如采取召开产销对接会,组织大型连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与蔬菜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等措施保证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王齐波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