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广东查获6640公斤石蜡假红薯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3/2011 09:0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专稿

  4月22日晚,中山市质监、工商、公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山市祥明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生产假红薯粉一案的阶段性查处情况。目前,该公司违法制假产品流向已基本查明并得到控制,3名主要涉案嫌疑人已被刑拘,缴获搅拌制粉机3台、成品约6.5吨、添加配料一批及相关涉案物品,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4月21日,中山市质监局在食品安全检查行动中发现,位于港口镇的中山市祥明食品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假红薯粉,在生产车间和仓库查获了柠檬黄色素、果绿、珠江牌墨汁、半精炼石蜡(仅用于工业用途)等。在该公司成品仓库内,执法人员共查获成品6640公斤,包括标称为“珍珠粉”及标称为“纯红薯粉”的淀粉制品分别为1100公斤和5540公斤。另外执法人员还查获了上述两种淀粉制品半成品各750公斤。事发后,中山市迅速成立了联合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力量开展假薯粉专项检查。

  4月22日上午,中山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办案民警在港口镇铺锦村祥明食品公司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罗建明(男,22岁,湖南省耒阳市人),罗祥生(男,45岁,湖南省耒阳市人)和严卫(男,25岁,湖南省祁东市人)。经审讯,3名嫌疑人交代:2010年8月,罗祥生与罗建明(父子关系)从外地引进3台搅拌制粉机,招聘严卫等20名制假粉条工人,投资50万元在中山市港口镇开办加工食用粉厂,以罗建明作为法定代表人,2010年12月办取工商、税务、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2月正式投入生产经营。该厂利用工业石蜡、墨汁、果绿、柠檬黄色素、玉米淀粉制作假“红薯粉条”和劣质“珍珠粉”,在港口镇办厂至今生产销售约50来吨,涉案价值人民币2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中山市西区金叶市场。其生产的“红薯粉”包装上写着“湘南特产、美味可口、纯红薯粉”字样。

  中山市工商局执法检查随即在中山西区金叶市场查获标称“中山市祥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粉条265袋,共1325公斤,目前已抽取6批次样品检测,待进一步处理。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对涉及可能使用假红薯粉的有关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了45间餐饮服务单位,暂时未发现假红薯粉。

  工业用的石蜡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人体吸收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贫血等病症。不法商贩原主要将其用于食品级塑料包装生产中代替食品级石蜡,以节约成本及润滑,或者用于水果、蔬菜中抛光、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