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广东称未发现肉企用牛肉膏制假牛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3/2011 10:06:23   来源:和讯网

  “染色馒头”、“牛肉膏做假牛肉”…… 近日有关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昨日,广东省质监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回应近日热点食品安全事件。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暂时没有发现肉制品企业使用标称“牛肉膏”产品加工其他肉类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他也坦言,小作坊是监管一大难题,急需法规明确监管职能。

  “牛肉膏”属于香精香料或调味料

  昨日,省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邱楠在新闻通报会上介绍,省内企业生产的类似“牛肉膏”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食品添加剂的香精香料,如“烤牛肉香精”、“排骨香精”等,用于方便面、米粉、肉制品等食品的增香、增味。目前,我省获此类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常生产的企业有16家,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阳江等市,其中广州有11家。

  另一类属于调味料,如“牛肉膏”、“牛肉精膏”等。目前,全省此类调味料获证并正常生产的企业有3家,均在广州市。

  广东暂没发现“牛肉膏”制假牛肉

  而针对目前媒体关注的“牛肉膏”的使用问题,邱楠表示,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是,根据国家标准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添加剂类的“牛肉膏”产品制造假牛肉属于“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同样,使用任何调味料制造假牛肉亦属违法行为。

  邱楠表示,近年来在省内肉制品企业专项检查中,质监部门未发现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标称“牛肉膏”的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其他肉类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

  小作坊监管难题需法规明确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吴玉銮指出,根据国家标准,属于调味料的“牛肉膏”没有使用限量要求。“打比方同样是调味料的酱油,也没有一个使用限量的规定。”邱楠解释道。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庆孝指出,正常适量使用牛肉膏是安全的,但如果使用过量,也会出现危害,“其实任何食品拼命吃都有害”,他说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白云区萧岗附近农贸市场的早点档发现了“染色馒头”。省质监局食品处处长张欣指出,暂时没有发现生产企业生产“染色馒头”。

  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邱庄胜指出,小作坊的监管是一大难题,因为目前地方还没有一部法规明确分工。

  南海公安揭秘“猪肉加硼砂制假牛肉”背后

  猪血是猪变“牛”关键

  加硼砂更鲜更有嚼劲

  昨日本报报道佛山南海罗村谭某东在猪肉中掺硼砂变牛肉,引起市民强烈关注。谭某东是怎样将猪肉变成牛肉的?为何要往肉质中掺入“硼砂”?在造假过程中该男子获利多少?假牛肉又流向哪里?本报记者独家为您揭开背后隐藏的秘密。

  揭秘一:

  加硼砂是为保鲜和增筋

  昨天媒体报道称,谭某东将16吨猪肉掺硼砂变成“牛肉”。南海公安经侦大队负责人称,据警方查实,谭某东是从2010年7月1日,才开始往假“牛肉”中添加硼砂的。而媒体报道的16吨这个数量,包括了之前他买的假“牛肉”,但那部分牛肉是否掺入硼砂出售暂时未能查实。因此南海检察院以“捕后退查”要求南海警方再侦查两个月,进一步将案情查实。

  据疑犯谭某东交代,他添加硼砂的目的主要是保鲜和增筋。因为当时天气炎热,肉质非常容易变质,掺加硼砂后,“牛肉”可以保存的时间更长。此外,谭某东还称,在加入硼砂后,让他惊奇地发现“牛肉”变得更加爽滑又有嚼劲。因此,在卖肉这么长时间里,没有收到任何顾客的投诉。

  揭秘二:

  猪肉变“牛肉”猪血起作用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实际上谭某东“猪肉”变“牛肉”中并未赚取太多的利润。据谭某东交代,从2010年1月1日至谭某东的档铺被查封期间,前七个月主要是往牛肉中添加“碱水”,也是为了增加口感。

  此外,猪肉之所以能华丽变身为“牛肉”,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并不是“硼砂”,而是猪血。谭某东将事先准备好的猪血、豆粉、糖、盐等混入已经绞碎成片的猪肉中搅拌,同时加入硼砂,经过均匀搅拌后,正规的猪肉就被加工成了外观颜色鲜红的“牛肉”。

  揭秘三:

  在量上对硼砂有一定控制

  3月17日,经检察院同意,南海公安对谭某东实施逮捕。

  谭某东供述中称,他是从行家听说的制作假“牛肉”以及加“硼砂”的方法,但行家告诉他,千万不能过量,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每次他都会制定一个“标准”。

  谭某东认为,由于在量上对硼砂有一定的控制,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调试时,我也吃的,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谭某东说。谭某东在市场上售卖的主要是加工好的成品“肉碎”。南海警方称,“肉碎”中掺入各种材料后,从外观上很难辨认出真假来,购买回家后,很多市民直接食用了,而不会再经水洗等工序,因此也让假“牛肉”逃过数次“劫难”。

  利润:

  假牛肉非暴利每斤挣8角

  记者了解到,谭某东家住南海罗村。其小时候在广宁读书,20岁时便到广州做小生意,与欧某结婚后来到南海罗村从事卖肉生意,2007年底罗村中南批发市场开业后,他们租了一个铺位,开始在此卖冷冻肉。

  当这件案子经媒体曝光后,所有人都认为谭某东是为赚取暴利,才打起了猪肉变“牛肉”的主意。谭某东向执法人员交代称,他从2010年起才开始从南海某正规肉联厂以每斤7元左右的价格购入猪肉,在加入豆粉、盐、糖等添加物后,原本1斤的猪肉就变成了1.2斤的假“牛肉”。然后再以6.5元的价格往外卖。

  在整个环节中,1斤猪肉变成1.2斤假“牛肉”后,中间只赚到大约8角钱。从2010年1月至谭某东被查处,他总共高达220500元的成本,盈利金额只有9900元。

  流向:

  “假牛肉”流向餐馆食堂

  对于很多读者关心的假“牛肉”销往何处,昨天南海警方也给出了一个初步调查结果。“我们对这个案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及在谭某东的供述中发现,假牛肉除了市民单买之外,还进入一些路边大排档、餐馆等,也有一些卖给了工厂或食堂等”。

  而硼砂又是从哪里买到的?南海警方称,硼砂并不是禁卖品,很多商贩在市场内流动贩卖硼砂,每斤的价格在两三元。

  广东省质监局:

  肉制品豆制品

  将检三聚氰胺

  卫生部等5个部委前日发布公告,首次公布三聚氰胺在所有食品中的限量值,高于者将一律禁售。昨日,广东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日后在监测抽查中,将会在人为添加三聚氰胺风险较高的食品企业中增加三聚氰胺限量的检测,这些企业包括肉制品、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