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了全世界共同抵制滥用抗生素倡议。并以“今天不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作为口号。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性地提出了6条政策性建议,其中第四条明确表示,要对包括畜牧业在内的行业使用抗生素加强监管。在第四条中,世卫组织特意附加了一个专门的章节讨论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危害。
案例指出,欧洲曾使用安巴素作为养殖动物的促生长剂,结果发现在动物肉中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欧盟此后宣布在养殖动物上禁止使用安巴素,最终减少了这种耐药菌的出现。而给动物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果也出现了大量耐药菌,给人类造成了更严重的、难以治疗的感染。
抗生素在欧美国家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国。正因为此,在中国这肉类生产大国,肉类出口企业却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肉类加工生产企业不少,但是出口量却只有几十万吨。“国内肉类企业,也就是鸡肉、鸭肉能出口一些,其他猪肉、牛肉、羊肉等等真正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非常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肉食水产部主任焦小明评论。国内上市企业,人们熟知的品牌,比如双汇、雨润、金锣等等,出口业务很少。
禽类肉制品是我国肉类产品出口中最大的一个类别,每年出口量不过40万吨到50万吨,只占年产量的3%左右。焦小明表示,国内虽然也有一点鱼类、牛、羊肉出口,但是这些出口大部分都是来料加工业务,也就是从国外进口原料,加工后卖给国外,不牵扯到国内的养殖业。
药物残留是中国肉类被挡在外国海关之外的重要原因。
2001年,奥地利的一位消费者因食用虾仁出现氯霉素过敏,当地组织调查,发现虾仁来自中国舟山,于是汇报给欧盟。事后,欧盟检测发现来自中国的55批水产品存在药物残留问题,此事引起巨大的影响。
据了解,国外海关检查进口产品本来是抽检,比如按照5%的比例检查,如果发现一例不合格,抽检比例可能就要上升至30%。再检查出不合格,有可能就会要求“批批检”。“氯霉素”事件后来引发了欧盟不仅对水产品,而且对所有动物源性产品(即所有肉类产品)“封关”,造成了中国肉类出口企业巨大的损失。
不仅如此,“抗生素超标”的标签,被牢牢贴在中国肉类出口企业身上。中国企业的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