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染色馒头”出笼,该有哪些人进牢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4/2011 11:36:22   来源:新华网博客

  央视《消费主张》曝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从央视探访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看,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更令人气愤的是,其加工制作的馒头为了在外观上取悦消费者,竟在面团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玉米面馒头更是用回收的馒头加着色剂的方式,改头换面来制作所谓的玉米面馒头。

  记者采访现场的一位工人,大意是这样的馒头自己吃不吃,他诡异地说,这样的馒头“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自己生产的馒头都不吃,可见其对“染色馒头”的害处是心知肚明的!据央视披露,这家食品公司生产的馒头大都供30多家超市,由此推断这样的“染色馒头”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对于这家生产“染色馒头”的企业,其目的无疑是攫取更大的利润。其追求最大利润是在牺牲广大消费者健康、超越道德底线的一种疯狂举动。这样的疯狂无疑会遭到强烈的打击。当然这种“黑心企业”遭受打击是在媒体曝光以后的行动。据悉,这样的“染色馒头”已“出笼”多年,并非自今日始。于是,我们就问,这样的“染色馒头”纷纷出笼,那些监管者都干什么去了?一起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难道没有引起监管者的警觉?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包括双汇“三鹿奶粉”、“瘦肉精”、“人造鸡蛋”等等,有多少是有关部门的主动出击而取得的成果?那些难以让老百姓承受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百姓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此情形下,就有“小学生查处鲜蘑菇九成漂白”的壮举,如此壮举得到的回应却是“不科学”。可拥有先进检测设备检测手段齐全的有关部门却也检测不出诸如“瘦肉精”一类的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毒素,这不能不说是对监管部门的讽刺。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谈及食品安全时,连称“很不好意思”,一些监管者并没有从中悟出“警觉与责任”,相反,监管者的屡屡缺失,似乎使“很不好意思”的事常有发生。我认为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曝出售“染色馒头”就说明了这一点。

  “染色馒头”凸显了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突破“道德底线”的违法行为。连食品制作者打死都不吃的“染色馒头”,又一次戳到了消费者的伤痛。同时,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在拷问我们的监管制度与监管者。监管者热衷于“突击式”、“运动式”的检查,而疏于全程式、常态化的监管,致使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没有得到遏制,即便是一些所谓制度健全、检测手段健全的企业也在利润的驱使下,生产有毒的食品,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

  我们说即使我们的食品检测与监管制度再完善,一些官员的“不作为”也会使制度形同虚设。因为任何制度的实施,必须靠人,缺乏对监管者的有效监督,也使有些监管者变得懒惰与不作为。因此,“染色馒头”事件的警示作用,除了在制度上完善外,更应对那些监管屡屡缺位的官员实行问责,对那些不作为甚至与不法厂商沆瀣一气的监管者,该下岗的必须下岗,该进“牢笼”的必须让他进,如此才能以儆效尤,让老百姓感到在食品安全上政府有“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