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费主张》曝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从央视探访的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环境看,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更令人气愤的是,其加工制作的馒头为了在外观上取悦消费者,竟在面团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玉米面馒头更是用回收的馒头加着色剂的方式,改头换面来制作所谓的玉米面馒头。
记者采访现场的一位工人,大意是这样的馒头自己吃不吃,他诡异地说,这样的馒头“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自己生产的馒头都不吃,可见其对“染色馒头”的害处是心知肚明的!据央视披露,这家食品公司生产的馒头大都供30多家超市,由此推断这样的“染色馒头”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对于这家生产“染色馒头”的企业,其目的无疑是攫取更大的利润。其追求最大利润是在牺牲广大消费者健康、超越道德底线的一种疯狂举动。这样的疯狂无疑会遭到强烈的打击。当然这种“黑心企业”遭受打击是在媒体曝光以后的行动。据悉,这样的“染色馒头”已“出笼”多年,并非自今日始。于是,我们就问,这样的“染色馒头”纷纷出笼,那些监管者都干什么去了?一起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难道没有引起监管者的警觉?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包括双汇“三鹿奶粉”、“瘦肉精”、“人造鸡蛋”等等,有多少是有关部门的主动出击而取得的成果?那些难以让老百姓承受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百姓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此情形下,就有“小学生查处鲜蘑菇九成漂白”的壮举,如此壮举得到的回应却是“不科学”。可拥有先进检测设备检测手段齐全的有关部门却也检测不出诸如“瘦肉精”一类的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毒素,这不能不说是对监管部门的讽刺。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谈及食品安全时,连称“很不好意思”,一些监管者并没有从中悟出“警觉与责任”,相反,监管者的屡屡缺失,似乎使“很不好意思”的事常有发生。我认为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曝出售“染色馒头”就说明了这一点。
“染色馒头”凸显了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突破“道德底线”的违法行为。连食品制作者打死都不吃的“染色馒头”,又一次戳到了消费者的伤痛。同时,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在拷问我们的监管制度与监管者。监管者热衷于“突击式”、“运动式”的检查,而疏于全程式、常态化的监管,致使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没有得到遏制,即便是一些所谓制度健全、检测手段健全的企业也在利润的驱使下,生产有毒的食品,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
我们说即使我们的食品检测与监管制度再完善,一些官员的“不作为”也会使制度形同虚设。因为任何制度的实施,必须靠人,缺乏对监管者的有效监督,也使有些监管者变得懒惰与不作为。因此,“染色馒头”事件的警示作用,除了在制度上完善外,更应对那些监管屡屡缺位的官员实行问责,对那些不作为甚至与不法厂商沆瀣一气的监管者,该下岗的必须下岗,该进“牢笼”的必须让他进,如此才能以儆效尤,让老百姓感到在食品安全上政府有“真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