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断盐,商家趁机抬价
家在西村的王先生昨天向本报报料称,他傍晚接到自己的老家茂名的亲戚打来电话,让他在广州帮忙买些盐,亲戚说当地已经没有盐卖了。“我听到之后很震惊,晚上7时我来到西村的好又多,超市里已经没有食盐卖了。超市的销售说,下午有很多人来超市里买盐,都是一人买上十多包,很快就卖完了。然后我赶快去附近的小士多,结果多家士多表示,没有盐卖。士多老板告诉他,有很多人开车来买盐,都是几箱几箱地买。”王先生说。而家住番禺的梁阿姨昨晚也向本报报料,说她所在的星河湾超市已经没有盐。
到晚上10时,本报仍陆续接到读者报料,个别地方食盐价格已经飙升到10多元一包,而政府规定的普通食盐零售价为1.3元一包。随后来自茂名、阳江、湛江、佛山、南海、东莞、清远等地的读者也都向本报反映出现食盐抢购。
相关疑问
碘盐中含有“微量”碘,对防辐射不起作用
鼓楼医院核医学科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居民,不需要额外补碘,因为碘过量也容易造成甲状腺疾病。和碘化钾相比,碘盐所含碘属于“微量”,微量的碘起不到阻隔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对防辐射起不到作用。相反,盐是形成高血压最危险的因素,正常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在6克以内。本报记者 于丹丹
碘片防辐射效果有限,用碘需遵医嘱
世界卫生组织说,碘化钾片并不是“辐射解毒剂”,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只有在公共卫生机构的明确指导下,才能够服用。
世界卫生组织15日在其网站上发布日本核事故相关健康信息,指出碘化钾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辐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伤害。
在遭受辐射之前或之后不久,服用碘化钾片可使碘在甲状腺里饱和,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131的吸收,从而减轻癌症风险。但服用碘化钾需谨慎,如肾功能不全者服用碘片可致病,孕妇服用碘化钾会损害胎儿的甲状腺功能等。因此,服用碘化钾必须在明确的公共卫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服用。新华社
地震前的代购食品可放心购买
地震后从日本代购甚至是直销的商品还能不能购买呢?中科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技术专家陈达教授建议,“生产日期”是地震之前的日本食品和日用品可以放心购买,从日本代购的食品衣物等在入关时会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而地震后的物品在购买时则要慎重选择,像妈妈们最关心的明治奶粉等物品,陈教授建议在购买时查看一下产地是否来自辐射重灾区。而地震之后来自辐射重灾区的蔬菜水果等物品也要慎重选择。陈达教授还建议,国内民众近几年之内不要去仙台等放射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疾控专家:
食盐含碘低不能防辐射
记者了解到,此次抢盐事件最先从比较靠海的城市传来。市民抢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我国目前的食盐全部是加碘盐,其中含有碘酸钾。不少市民可能觉得买些食盐,关键时刻用来防辐射。另外一种就是广东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
省疾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昨天晚上接到电话后,对抢盐事件非常吃惊。他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碘酸钾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钾,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而针对海水受辐射污染这种担忧,他觉得,关键要看日本的核危机是否进一步恶化。但是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不用担心。因为广东离日本很远,海水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他表示,我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海盐的量不会超过20%。广东省大概也只有三成左右的食盐是海盐,而且我国矿盐资源充裕,不会供应不上的。
相关新闻
欧美疯狂抢购碘片 港抢购日本奶粉
核扩散恐慌在欧美蔓延,多国民众抢购可以抗辐射的碘化钾(碘片)。有美国生产商表示,当地碘片供应开始短缺,美国西岸更出现抢购碘片潮,网上拍卖已推高至500美元一包。芬兰最大的连锁药店也称,民众周末纷纷抢购碘片。
香港,由于市民担心日本产品缺货及新货会受辐射污染,连日来部分昂贵的日本食品涌现“抢购潮”,有海味店两小时内火速售出逾35万元港币、合共40斤的日本鲍鱼,也有市民晨早排队买日本奶粉,令供应进一步紧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