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调味品业界继续传出外资品牌来华谋求收购的消息。与此同时,国内调味品巨头也在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同时,为了寻求突围,本土企业在研发新品、压缩通路距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国内外巨头暗中布局
进入2011年以来,调味品行业竞争程度逐步加剧,国内外调味品巨头正以收购、自建等方式,大举抢滩中国市场。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随着联合利华收购上海本地品牌“老蔡”,雀巢收购“太太乐”,外资对本地调味品牌的收购已成行业特色。进入2011年,调味品业界继续传出外资品牌来华谋求收购的消息。
市场人士透露,曾于2009年高调宣布五年内在华增资50亿元的韩国调味品大亨韩国希杰集团,目前正准备投入3.5亿元收购“吉香居”70%的股权。作为日本国内主要的调味品和冷冻食品生产商,味之素继2006年1月以约18.45亿港币的价格收购香港达能亚洲公司旗下的淘大食品集团和上海淘大食品集团60%的股份,首次涉足中国酱油市场以后,近期,再赴浙江拟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注资扩张未果。
与此同时,国内调味品巨头也在进行大手笔的投资。记者了解到,自去年投入数千万元购得中央电视台黄金(1412.80,2.90,0.21%)时段广告段位在业界引起轰动之后,拥有130多年料酒品牌“老恒和”的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增建厂房,再投数千万元上马三条料酒自动罐装生产线,预计今年4月份可投入生产,届时这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料酒生产线,每小时自动罐装15000瓶,效率将比目前提高三倍以上。而据内部人士透露,酱油市场排名第一的本土企业佛山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在内蒙刚刚投资收购了分厂,拟提升其对北方市场的占有率。
“与饮料、啤酒等快速消费品领域相比,我国调味品行业是跨国公司尚未占领的‘高地’,各大调味品品牌此轮投资布局的内在原因在于构建产销网络、解决物流配送,以覆盖更广阔的市场。”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突围:研发新品、压缩通路距离
我国调味品市场容量大,品牌集中度低,这就为伺机进入的跨国公司提供了机会。与在中国建厂、带着自有品牌来开拓市场的自给自足式的模式相比,收购本土老品牌不失为他们做强做大的捷径。利用资金优势收购或联合,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争夺的主要方式。
为了寻求突围,除了增建厂房,本土企业也通过加强对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品质以及开发新产品进行反击。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范智敏表示,在日本市场上,仅仅酱油就有200到300个品种,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开发新的产品。他告诉记者,企业进行研发的出发点应该放在对未来市场预测的判断上,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调味品的品种已经越来越细化,仅仅酱油和腐乳品种就有数十种。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指出,这种细分将并不仅仅拘泥于产品品类的细分上,在包装上的细分化与方便化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因素。他说,随着家庭厨房越来越多采用半成品或者方便食品,无需配制、适合某类特殊食品的调料,以及一次性包装产品,都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陈卫忠指出,在与跨国巨头的竞争中,有实力的国内厂商也开始谋求压缩通路距离,有些企业采取跳开一级经销商、直接至目的地设立分厂自建产销网络的策略;另一些则采取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剑指县域市场的营销手段,以巩固民族品牌,做强自身实力。据悉,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老恒和就开始实施市场客户战略的下沉,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覆盖,仅当年就新增1500家市县级经销商,迅速开拓了全国市场,在这种营销策略下,截至去年年底, “老恒和”料酒销售过亿,成为全国料酒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相关数据显示,以2009年中国餐饮业15000多亿元产值来计算,调味品在我国形成了至少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业内专家预计,10年后,中国调味品行业将出现两大阵营,一是跨国企业,一是民族企业。跨国企业将以收购形式争相进入中国市场;而部分中国民族企业因拥有庞大的本土忠实消费群,有实力与跨国企业抗衡,并逐渐向国际市场进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