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只解决了‘怎么不让人们违法’,却没有回答‘人们为什么要违法’。产销各阶段利益分配不均衡,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苏丹红……近年来,媒体接二连三爆出食品安全事件,部分百姓甚至感到“没什么可吃了,吃什么都不安全”。2009年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称为“我国食品监管法制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截至2011年2月28日,该草案已颁布两年,其实施效果如何?
毒豇豆、假香米、致癌油事件:
处罚迅速 信誉渐复
2010年1月25日至2月5日,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洲镇和三亚市崖城镇等地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武汉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立即对不合格豇豆予以销毁。此后,上海、重庆、广东、江西等地也发现类似情况。
记者梳理发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类似“毒豇豆事件”这样在曝光后得到迅速处置的事件还有不少。其中比较典型的还有假冒五常香米事件和金浩茶油致癌事件。
“《食品安全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曾参与《食品安全法(草案)》立法论证的法学专家姜明安表示,《食品安全法》的作用体现在四方面:确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与召回制度,强化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加强食品安全事故的法律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以往各部门‘各管一摊’的监管体制。以前是各管一摊,互相不衔接,供销管流通,质检管生产,农业部管原料,《食品安全法》则尽可能地消除分段监管的弊端。”他说。
化学火锅、肌溶小龙虾事件:
真相难解 结论难求
继2004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火锅底料市场存在不正常利用化学添加剂的情况后,2010年再爆“化学火锅”事件,曝光一些地方的火锅市场存在使用“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的情况。
另一起至今尚无权威结论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事件。据报道,致病“罪魁祸首”为洗虾粉。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认为,《食品安全法》最主要的是一种风险监管,重在防患于未然,但同时风险也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需要决策者在证据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行动。目前受到检测科技等方面的影响,有些事件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比如一个人吃了火锅后肚子疼,你很难证明这就是火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需要产业经济利益,“比如南京小龙虾事件,当前技术没办法确定是哪种物质致病,总不能就不让吃小龙虾了”。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缺乏所谓的“可追溯系统”,因此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相关的利益者都会千方百计地予以否认。
地沟油、毒奶粉、植物奶油:
顽症难治 渴求猛药
武汉工业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估计,中国每年有200万吨至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其中有害物质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在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中,“多头分段管理”一直被广为诟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教授陈君石认为,《食品安全法》并未就多头分段管理体制作出实质性改变,而只是选择在既有框架内“微调”,他认为这是“最大的遗憾”。
“《食品安全法》只解决了‘怎么不让人们违法’,却没有回答‘人们为什么要违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认为,产销各阶段利益分配不均衡,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中国终于重拳出击。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点从“拘役”提高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