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面粉厂库存面粉已不多 本报记者 刘磊摄影
收粮难 面粉加工企业喊“饿”
农民惜粮不卖 企业提价仍收不到粮
□本报记者 段国栋 李艳红
记者昨日从我区两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了解到,近日受持续干旱影响,企业库存告急,粮库收粮难,企业喊“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许多农民囤粮惜售。
面粉加工企业告急
“库存不到5000吨,只够生产20多天,企业面临无粮生产的困境。”2月22日,呼市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大公面粉厂总经理孙志坚眉头紧锁。收不上粮,库存告急。
据孙志坚介绍,该企业收购的小麦80%来源于巴彦淖尔市,春节前,几乎就没有收到小麦。
当谈及收粮难的原因时,孙志坚称,一是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更重要的是巴彦淖尔市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前几年,农民除留够自己的口粮外,剩余都卖到粮库。近几年,情况却恰恰相反,农民惜售,卖跌不卖涨,越涨越不卖,此种惜售心理造成收粮难。有的干脆存放起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卖的。
就收粮难问题,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张利峰说,现在小麦每斤的收购价已为1.4元,比前段时间涨了四五分钱,但是仍然收不到粮。造成收购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大面积种经济作物,使得小麦播种面积减少。
张利峰坦言,他们已采取了提高收购小麦价格来刺激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
2月22日,记者在内蒙古大公面粉厂看到,由于检修、培训、粮源紧张等原因,厂子里没有开工,目前粮囤里大约有5000吨原粮,按每天生产加工200吨计算,这些原料差不多10天就用完了。
多种原因致收粮难
据巴彦淖尔市统计局统计显示,去年该市粮食种植面积为473.78万亩,比上年减少17.43万亩,其中河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为195万亩,比上年减少40余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454.49万亩,比上年增加53.08万亩,增长13.22%;杂粮播种面积为19.18万亩,比上年增加0.96万亩,增长5.27%。
据了解,去年河套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秋灌比以往推迟,加上冬末初春降水量偏多,小麦播种期土地潮塌情况较重,播种期一再推后,导致种植面积减少;二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今年又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保护收购价格和各种补贴,粮食生产效益不断增加,但是相比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小麦的收益仍然偏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另外,小麦减产也与经济作物受到农民青睐有关。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农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玉米作为粮草兼用的作物,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对发展农区畜牧业非常有利;再则,企业对玉米、向日葵等需求量大增,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同和太村村民杨长命。杨长命说:“我不种小麦好多年了,种小麦没账算,把化肥、浇水、机械种收等费用算进去,每亩成本是300元左右,收入是600—700元。而种向日葵的成本基本和种小麦一样,每亩收入却能达到2000元左右。”
同村的李老太称:“我没有文化,也不懂什么政策,但这小麦越晚卖,就越能卖个好价。”
“农民不种小麦,城里人就没粮吃。”“我不管城里人有没有饭吃,我只知道种葵花比种小麦收入多。”当地农民对记者说。
粮食收购价可能上涨
张利峰认为,为保护河套优质小麦产区的称号,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避免粮食产区出现“粮仓变粮荒”的尴尬局面,他们现在以高出市场收购价进行收购,保护粮农的利益,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小麦。同时,为稳定粮食市场,他们销售给各地经销商的民用面粉与去年12月份的价格是持平的,但是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干旱的影响,部分粮店会提高成品粮的价格,而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记者走访了呼市粮油批发市场几家商户。一家主要批发巴彦淖尔市面粉和东北大米的经销商白利说,目前,25公斤的大米每袋涨了2元,面粉并没有涨,不过,价格的上涨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说涨就涨。
呼市新城区幸福小区一家经销粮油的老板说,目前,他们店卖的巴彦淖尔的面粉和河北的面粉都涨价了。
白利说,她从事粮油批发近20年,在价格上涨时期,如果自己还有库存,会按正常价出售,不会抬高价格。如果一窝蜂跟风,会失去许多老顾客。
呼市中山西路一家大型超市粮油区的导购说,面粉没有涨价。同路段一家水饺馆的老板说,水饺去年年底就涨价了,主要是因为各种原料都在上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