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粮食大局仍存隐忧:农民怠耕严重 市场炒作频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18/2011 14:07:00   来源:人民网

  自2010年10月以来,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等北方八省出现了60年一遇的大旱,连续4个多月未下雨雪或未有有效降水,旱情超过了2010年的50年一遇标准。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北方八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到1.1595亿亩,占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42.4%。

  北方八省是小麦的主产区,占到整个全国小麦生产面积的80%。

  2月12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经过各地大力抗旱浇灌,加上近日冬麦区大部出现一次雨雪过程,部分旱区旱情蔓延势头有所遏制。截至目前,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0128亿亩,其中重旱面积1506万亩。大面积旱情仍未根本缓解。

  “立春”之后,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期,需水量明显增加,随着入春后气温回升,田间蒸发量大,旱情可能迅速发展,对小麦返青生长和分蘖极为不利,将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减产与否看春季补水

  持续性旱情引起了国内民众的担忧,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学者也忧心忡忡,担心一旦中国小麦减产,将会推高国际粮价。然而多位专家并不担心。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目前断言小麦减产、粮价攀升还为时尚早。这是因为冬小麦生长期长,植株恢复能力强,只要返青后降水或灌溉及时,前期受旱损失仍可弥补。

  山东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周玉印说,气象干旱并不必然引发农业干旱,在灌溉跟得上、蒸发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灾害性影响。

  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表示,小麦减产的预期存在,但减产幅度不一定很大。如果在小麦生长最重要的3月至5月久旱不雨,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将减产1000万吨左右;若雨水正常,则减产200万吨左右,约为1.08亿吨。

  曾以亩产789.9公斤小麦的成绩创下中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的枣庄市农民王次玉说:“只要开春能浇一遍返青水,照样是个丰产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表示,目前中国夺取夏粮丰收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政策信号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管粮积极性,减少灾害损失;冬麦区河湖蓄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春灌用水有保障;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冬前苗情基础好。

  韩长赋说:“冬小麦全生育期230天左右,目前生育进程才到一半,中后期回旋余地较大,夺取夏粮丰收是有希望的。”

  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介绍,近年来全省完成了4000多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尽管遭遇大旱,但目前全省水利设施总蓄水比常年同期仍多29亿立方米,为开春抗旱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河南省水利厅新闻发言人杨汴通说,目前全省地下水和地表水存量充足,在满足全省工业和城市用水之外,到夏初小麦拔节、灌浆之前,即便雨量仍然偏小,再浇2至3遍水是没问题的。

  由于2010年国内小麦连续6年实现增产,国内小麦整体供应充足,小麦的结构库存巨大。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小麦库存在6000万吨以上,库存消费比为55.1%,远远超过全球小麦供需平衡比26.6%的水平。巨大的库存是我国小麦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此外,我国95%的粮食自给率,中国将力保自身的粮食供应。

  但据马文峰的说法,我国目前小麦库存率达到40%(期末库存/消费),安全系数是24.4。

  粮价过低 农民不积极抗旱

  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出台10项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决定在确保水资源和扩充灌溉设施等方面投入67亿元。

  会议指出,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

  山东省农业厅近期对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仅为最终销售价格的30%左右;近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大概20倍左右,而粮食价格上涨只有6倍左右。

  以河南安阳市滑县为例,2010年滑县农田水利投入总数约为1.05亿元,这样的投入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但是要想把滑县粮田全部改造为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资金缺口为12.8亿元。然而,作为河南省连续19年的产小麦的大县,2010年,该县财政收入只有区区3.0006亿元,支出则达到20.6509亿元,当年财政缺口17.6503亿元。粮食大县又是财政穷县。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还有农户。城关镇东孔庄村村民王贵海说,一亩地总投资应该在600到700块钱,但一亩地小麦卖下来大致就在1000块钱,刨去成本,一亩地就是400块钱左右。

  当地农民有这样一本账:一亩地的总收益大约有900多元,而这一亩田的年收入相当于外出打工一个多星期的收入。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亩地能够拿到100多元的补贴,并不足以吸引他们回去认真种地。

  据统计,滑县116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达到30多万人。白道口镇西河京村5000左右的人口中,一半的青壮劳动力都出去打工。

  今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提出,未来10年要在水利方面要投资4万亿元。

  市场借机炒作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呈加速上涨态势。农历新年以来,农产品期货大幅走高,2月9日郑州强麦期货每吨价格上涨200元至3051元,创下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飙升。

  在广州,农历新年过后,一袋面粉价格由半年前的70多元涨到80多元,涨了10元,上涨15%。不少餐馆扛不住成本上涨均悄悄加价,部分饺子馆的饺子价更猛涨两成。大米价格也借机上涨。

  对此,马文峰指出,农产品供给因素被市场过于放大。除了天气因素,流动性泛滥是推动国际粮价暴涨的另一主要推手。

  对于近日广州粮食价格的上涨,专家指出,今年,粮食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控的,因为国家有实物基础,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14亿人口人均拥有700多斤粮食。按照一般的规律,春节过后粮食需求下降,价格难以上涨。而这一轮节后的逆市涨价,是商家炒作北方干旱题材导致,也是对物价指数上涨及国际粮价上涨的预期。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当前,支撑粮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粮食种植成本普遍上升。

  李国祥认为:“即使今年冬小麦减产,减产幅度也不会很大,最多动用国库库存,甚至无须增加进口。”

  2月上旬,联合国粮农组织(简称FAO)发布警告,在全球小麦市场供应已然吃紧之际,中国主要冬小麦产区遭遇的严重旱灾或将严重威胁到其冬小麦产量。

  《华尔街日报》2月9日另一篇报道说,美国小麦期货价格飙升至30个月来的新高,原因是粮农组织警告,中国的干旱可能进一步令小麦供应紧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软红冬小麦8日收涨0.155美元,至每蒲式耳8.7425美元,涨幅2%。

  但堪萨斯一经纪商汤姆·莱弗勒说,全球小麦供应是充裕的,市场价格上涨反应过度了。

  此前,在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瑞银(UBS)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表示,中国仍是一个食品净出口国。目前,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罗斯大火和澳大利亚水灾造成的供应紧张,而非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需求突然激增。

  数据显示,2010年,国际麦价因俄罗斯等地灾害全年上涨近45%,但中国国内麦价仅上涨5.1%;2007年,全球麦价同样因减产而上涨88%,而中国仅上涨6%。

  2010年,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是2250万公吨,其中1450万公吨用于出口,大约占全球市场小麦出口份额的11%。据预测,洪水将造成澳大利亚小麦减产一半。

  2010年,小麦主产国俄罗斯遭遇罕见干旱,全境农业遭受严重打击,甚至一度颁发了小麦出口禁令。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0日也称,从中国旱灾来引导国际粮价上涨的预期,属于市场炒作行为。

  广发期货分析师刘清力认为,国内小麦已经连续7年增产,库存较为充沛。今年即使出现减产,供需面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影响。受到国际粮食市场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上会有所体现,但上涨幅度和波动程度应该没有国际市场那么大。

  2004年至2010年连续7年的夏粮丰收,目前我国小麦的库存量较高,小麦价格不会失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去年冬小麦产量为1.1亿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目前全国粮食供求总体平衡,并再度表达政府对控制物价的信心。温家宝10日在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说:“稳定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生产,是保持物价稳定、以至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背景新闻

  我国旱区气象干旱将有所缓和

  19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雨水”节气。此时节,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降水天气将使旱区气象干旱有所缓和。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雨水”,在气候学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渐增;二为雪渐少、雨渐多。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30°,为“雨水”节气,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开始到来。

  “雨水”节气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较多。“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收效。

  赵之珩提示说,“雨水”正值数九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各地可抓住气温回升的时机,加快抗旱浇灌和划锄保墒,大力进行科学抗旱。

  赵之珩特别提醒:“雨水”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及交通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防止感冒等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周润健)

  持续性旱情引起了国内民众的担忧,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学者也忧心忡忡,担心一旦中国小麦减产,将会推高国际粮价。然而多位专家并不担心。

  尽管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前期受旱损失或可弥补,但是农民怠耕严重、市场炒作频繁等因素仍使我国的粮食大局存在种种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