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黑龙江省内的加工企业大多扭亏为盈。“前两年每加工一吨大豆还得亏上几十块钱,而现在每吨大豆加工利润能保证在100元以上。”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指出,“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产区加工企业依靠产区稳定可靠,即使市场有变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同舟共济。但目前沿海的加工企业中,有外资背景的合资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关联来减少风险,而内资企业在加工进口大豆时,一遇市场波动,日子就不好过。”
形势的转变缘于一直以来不断攀升的进口大豆价格。海关总署网站上公布的“2011年1月全国重点商品进口量值表”上显示,今年1月,大豆进口量为514万吨,同比增长26%;进口均价为每吨558.1美元,同比上涨20.4%。对于未来进口大豆的价格,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会持续走高。
不过,尽管国产大豆价格远比进口大豆便宜,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供应量不足等因素,类似邦基这样位于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只能选择进口大豆。
目前国产豆每年产量1400多万吨,除掉用于国家收储和正常食用外,用于压榨的仅仅五六百万吨。而全国压榨企业实际所需产能约5000万吨,今后甚至有望达到5700万吨。“国产大豆主要在东北,这五六百万吨大豆仅东北的企业就能完全消化掉,我们想用,也买不到。目前只有等到豆粕和豆油的价格稳定之后,预计在3月中下旬,企业的利润状况才有望好转。
目前黑龙江近百家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大约在三成左右。与前两年当地企业大量停工、关门不同的是,多家企业对于今年的生产状况态度乐观。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开年,黑龙江省内的几次临储大豆拍卖情况同样折射出国产大豆的“今非昔比”。
2010年12月,黑龙江省内累计投放市场的约60万吨国家临时储备大豆和76万吨地方储备大豆,经6次拍卖无一成交。进入今年,大豆成交情况好转:1月14日成交率7%,1月21日成交率20%,1月28日成交率44%。
目前我国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度达到70%以上,这样就使得国产大豆的生存现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口大豆的价格等因素。“国际市场现在的价格居于历史高位附近,这也带动了国内大豆的价格处于历史高价区间,农民卖粮也就不如以前那么困难,随之也会出现看好后市,惜售的心理。”王小语对此表示。
但对于接下来国产大豆的行情走势,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样要看进口大豆在未来的价格会如何发展。
王小语表示,去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在6300万亩左右,较前年下降了400万亩。而谈到即将在今年5月开始的新一轮大豆种植,王小语依然表示,即使目前国产大豆行情较好,但相比水稻、玉米等其他作物来说,比较效益偏低,依然难以激发农民的种植热情。
大豆不但每亩收益难以匹敌其他作物,在国家对农民发放的粮农补贴上面,大豆也不具优势。“目前国家对于水稻和玉米的补贴为每亩15块钱,比大豆要多出5块钱,所以大家都更愿意改种水田。”王小语说。
他还称,自2004年以来,国产大豆在油用压榨市场的占比逐年缩小,到2008年,该比例仅占到5%,几乎退出油用市场。而自2009年以来,国家在临储收购以及拍卖调控等政策上的调整,使得国产大豆的用量也由200万吨提升至600万吨,用量比例提升至13%。“只要国家进一步出台惠农政策,我国用油市场的对外依存度也会有所减弱,最起码能够保证黑龙江大豆的种植面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