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陕西省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总结的报告
核心提示:本次审核清理工作通过54家 关闭企业24家,责令停止建设2家。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报送陕西省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
审核清理工作总结的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在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消费[2010] 598号)要求,我省工信厅、发改委、质检局对全省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进行全面审核清理,现将审核清理工作总结随文上报,请审阅。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O一一年一月三十日
陕西省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
审核清理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42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在乳制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质监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把开展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作为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审核清理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乳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基本完成了乳制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现将审核清理结果和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核清理工作基本情况
(一)2008年,我省共有乳制品企业95家,日处理鲜奶9250吨。近两年来,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按照国家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行清理整顿,有17家企业责令关停,退出市场,淘汰产能1050吨/日。
(二)2010年12月底,全省10个市区共有乳品企业78家企业(其中:已建企业76家,改扩建企业1家、在建1家),日处理鲜奶8200吨。在地市清理审核的基础上,我省组织核查组逐户企业进行现场审查,经省审核清理领导小组研究,54家企业符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行业准入条件中关于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能耗与水耗、环境卫生与保护、安全与社会责任等相关要求,予以准入(企业名单见附表一)。符合条件的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为6350吨,生产能力与奶资源基本适应。24家企业不符合《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行业准入条件,确定予以关闭(企业名单见附表二),淘汰产能1850吨/日。在这次审核清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家拟建、在建项目,审批手续不完备,已责令停止建设(企业名单见附表三)。
(三)截止2011年1月31日,全省通过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三聚氰胺专项整治、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整顿措施,共关闭乳制品企业41家,占企业总数的43.15%,淘汰产能2900吨/日,占总产能的31.14%。
二、审核清理工作措施及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工信部等三部委文件下发后,我省高度重视,立即研究制定审核清理工作方案,省工信厅会同省发改委、质监局成立了省审核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核查组,领导小组由省工信厅主管厅长任组长,省发改委、省质监局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省发改委产业协调处、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省乳品工业协会负责人组成。核查组成员由骨干企业主管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检测的负责人和乳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担任。为完成好审核清理工作,及时将工信部等三部委通知和我省实施方案紧急印发各地市,同时,召开了全省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乳制品企业负责人会议,对审核清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就乳制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限提出具体要求。在审核清理工作过程中,核查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有关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审核清理工作情况和问题,工作中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环保厅等部门沟通协调,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合力。
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制定了本地区审核清理工作方案和组织机构,认真扎实地开展本地区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做到不漏掉一户企业,不留问题死角,确保将全省所有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纳入审核清理范围。截止2010年12月31全省10个地市按时完成初审并上报了审核清理结果和意见,为全省核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审核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我省抽调人员,成立三个核查组,每个核查组由3名专家和2名工作人员组成,分兵关中、陕南、陕北三路,历时12天,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对分布在全省10个地市,32个县区的乳品企业逐户进行现场审核。
(二)严格纪律,认真审核,务求实效。为确保审核工作质量,我们在开展审核之前,用一天时间进行了集中培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并就规范审核行为制定了《审核人员职责》、《审核人员行为规范》、《实地审核工作程序》等三个规范性工作守则。要求审核组成员严格按照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和三部委通知附件二规定的7大项、18小项内容逐一审核,对其负责审核的项目如实填写审核记录并签字确认。同时严明工作纪律,对在审核清理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三)认真整改,确保审核清理工作按时完成。这次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重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困难之多是近年少有的,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开展审核清理工作,面对专业施工队伍少,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紧缺,一时很难到位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审核清理和整改,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国务院(国办发【2010】42号)文件和三部委通知下发后,各企业对照审核项目和审核过程中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多数企业是一边生产,一边整改,做到生产整改两不误。我省乳制品企业能够充分认识这次审核清理的重要性,普遍认为没有退路,必须整改。积极开展自查,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整改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据统计,全省乳品企业投入改造升级的资金达到3.2亿元,新增加设备350台(套),造改化验室、更衣室78间(套),净化化验室、灌装车间6020平方米。
省审核清理核查组在对企业逐户进行复审的同时,重点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指导企业完善管理文件,联系施工队伍,协调地方政府帮助企业解决改造资金等等。对等待观望,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责成市(县、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定期跟踪检查,并专题上报企业整改项目的最后时间点,确保审核清理工作按时限、按标准、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省乳制品工业企业整体规模比较小,装备水平比较低,产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各市区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任务重,难度大。在这次审核清理中,一是部分企业通过整改,基本达到了审核清理标准要求,但一次性改造投入大,资金筹措问题较多,给后续发展带来很大困难;二是部分企业受规模、装备、布局、管理、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制约,通过整改仍达不到审核要求被迫关停,给职工就业和当地奶农及社会稳定带来诸多困难和压力。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建议国家设立乳制品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在这次审核清理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升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通过整改达标的企业。国家对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基础好,发展空间和潜力大的省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奶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二)建议制定审核清理后关停企业经济补偿政策。据统计,我省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通过三聚氰胺、奶业整顿和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共关停企业41家,淘汰落后产能2900吨/日,涉及企业、奶农等相关职工1.16万人,报废固定资产3.9亿元。关停企业负担重,损失多,职工安置难度大,给地方政府维护稳定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建议制定审核清理后关停企业经济补偿政策,将乳制品行业纳入国家关闭小企业范围,妥善解决好审核清理后关停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10】42号)文件和三部委通知精神,认真做好行业管理,抓紧制定促进我省乳制品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引导和促进乳制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严把产业政策关,对今后改扩建和新建乳制品工业项目,要严格按照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进行核准,对未经核准在建的乳制品工业项目(企业),要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整改,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杜绝违规投资。
三是积极开展乳制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今年我省将在乳制品行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开,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和乳品行业健康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