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李洁:破解全球粮价危局亟须标本兼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12/2011 14:53:07   来源:和讯网

  进入2011年,全球粮价屡创新高,并且看不到近期有止步的迹象。2008年的粮食危机,曾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引发骚乱,破坏性令世界震撼。那场“寂静的海啸”退去还不足三年,新一轮危机又已引发了一些地区的社会动荡,这亟待人们破解。

  这一轮粮价高企的成因究竟何在?从基本面看,供需趋紧是粮价高涨的内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

  在“供”的方面,自2010年7月份以来,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相继遭遇异常天气,小麦等主粮减产,对粮价上涨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去年俄罗斯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随后颁布小麦出口禁令,揭开了粮价快速上涨的序幕。之后,巴基斯坦洪灾、北欧严寒、北美暴风雪、澳大利亚洪水飓风、南美不同地区的洪水和干旱轮番袭来,冲击了相应地区的粮食生产,也助长了粮食涨价的市场预期。

  而在“需”的方面,人口增加和食物结构升级对粮食带来的常规性需求、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均快速增长。全球人口每年持续增加7000万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链升级到耗用大量粮食的畜产品。而在高油价背景下,大量粮油作物用来生产生物燃料,比如美国产玉米的40%被用于生产生物乙醇。

  但是,供需趋紧并不能完全解释2008年粮食危机中粮价的疯涨暴跌和这半年来粮价的迅速飙升。大宗商品“金融化”和游资炒作可能是更重要的幕后推手。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具备被炒作的条件。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廉价资金膨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更标志着“印钞机”全力开动。在投资领域乏善可陈、复苏之路坎坷的背景下,大量热钱炒作农产品期货,从而放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据美国百利金融集团高级分析师蒂姆·汉纳根估计,2010年指数基金和趋势跟随类基金在商品期货市场上的总价值达到500亿至1000亿美元,较2008年之前增长了一倍多。

  民以食为天。粮价不断上涨以致超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对全球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已构成了威胁。一些国家近期的动荡局势,就与今年的粮价飙升不无联系。而要破解这一难题,要治标更要治本。

  所谓治标,就是遏制投机。德国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长艾格纳认为,增强粮食储备透明度对于减少投机、稳定国际粮食市场尤为重要。她说:“如果全球各国的谷物储备更加透明,这个领域的投机将被抑制,因为人们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谷物供应短缺。”

  所谓治本,则是在中长期内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行投资,促使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提高自给率,增强对国际粮价波动的抵抗力,从根本上改善粮食安全。保障口粮自给几乎是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但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国际粮价在2000年前的30年里长期处于低位,损伤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目前,粮食出口大国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垄断全球80%粮食交易的四大粮商中,三家是美国公司,一家是法国公司。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说:“如果我们无法解决国际农业系统不平衡的结构性根源,粮价上涨趋势和市场波动将持续。”

  当然,要实现这些美好愿望,国际合作必不可少。一些专家建议,应将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问题纳入20国集团的讨论框架,通过国际政策协调,加强国际粮食市场监督、提高透明度,实现全球粮食的多层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