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本市陆续有别的媒体报道,称卫生部等四部委在2月10日下发了紧急通知,要严查问题火锅底料。令笔者疑惑的是,最近并没有关于问题火锅的热点报道出现,因何突然就下发了一个“紧急通知”?
根据报道,这份通知名为《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但搜索后发现,这份通知其实是在半个月前的1月27日就已经下发过的,现在又发布一次,要么是报道弄错了时间,要么是有关部门觉得过完春节还有必要再查一次。
无论是哪种情况,既然提到了火锅问题,略作反思也能发现一些“有趣”之处。就在一个月以前,有媒体调查发现,火锅中的红汤和辣味,未必来自辣椒和油,多是“火锅红”、“火锅增香剂”等化学添加剂调出来的,而其香味其实是“飘香剂”在发挥作用。于是,当时全国舆论一片哗然,质疑、不满之声不绝于耳。就在那个时候,卫生部等四部委在1月27日发布了紧急通知,严查火锅底料。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1月27日至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人们只见“严查”的通知,却未见“严查”的结果。该通知中要求的对生产、经营、使用三个环节进行“严查”,那么,究竟查了多少家企业,是如何查的,发现了哪些问题和隐患?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当时的“严查”到目前为止,并未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事实上,对于各类“通知”和“严查”,人们早已不陌生。这些“通知”,总是会紧随在暴露出的各种社会问题之后。需要肯定的是,这些“通知”的出现,是及时和必要的,它既体现了有关部门的职责意识,也能够起到安抚社会情绪的作用,同时,它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但是,往往到了贯彻“通知”的实施阶段,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来,公众的注意力往往已经转移到别的更新的热点事件上,失去了监督的动力;二来,对于上面“严查”的要求,下面的落实状况则参差不齐,一些商家和企业更是“应付自如”。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只见“通知”,不见效果的结局。
回到火锅事件上,若不是有媒体再提一次“严查”,恐怕连笔者都会忘记一个月前的“化学火锅”风波。笔者建议,公众以此为契机,监督火锅底料的严查结果。否则,就会出现人们在微博上开玩笑说的那样:今后还是吃清汤火锅安全些。易方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