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最新研究表明,“啤酒肚”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
当然每个男人的基因不同,引发“啤酒肚”的可能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青少年有“啤酒肚”,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是主因。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深睡眠阶段减少,由于睡眠质量差,荷尔蒙的分泌会随之减少,荷尔蒙的缺乏使体内脂肪增加并聚集于腹部,而且年纪越大影响越明显。
此外,很多中年人长时间坐着办公,缺乏运动,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囤积。在工作压力较大时,不少人会饮食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这也易造成体重超标。
一般男人的体内有大约300亿个脂肪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细胞就会增重。因此,几乎每一个男人在30岁以后,体重都要增加,加上他的基因、荷尔蒙和减慢了的新陈代谢,都会对他的腹部产生影响。
“啤酒肚”与“喝啤酒”关系不大
传统观念认为,过量饮用啤酒将使人出现大大的“啤酒肚”,但最新研究显示,喝多少啤酒实际上与人的腰围没有关系。
欧洲研究者发现,好饮啤酒者出现啤酒肚乃至肥胖的几率,并不比不喝啤酒的人高。虽然啤酒算不上减肥饮料,但也并不是造成饮酒者超重的原因。研究者发现,排除如运动及教育等因素,经常喝啤酒的人与那些不喝或很少喝的人相比,腰围并不会更粗,体重也不会更重。
实际上,一杯啤酒的热量仅为150卡路里,脂肪也只有0.3克,而且啤酒含有蛇麻子等物质,还能降低得心脏病、糖尿病的几率。因此,一天喝一杯啤酒没问题。
“啤酒肚”属于腹部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腹部肥胖很可能成为影响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证明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此前,有研究表明,挺着“啤酒肚”的男性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得冠心病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脑溢血和脑梗塞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很常见。
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液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
如何减掉这烦人的啤酒肚呢?这也成了男士的一个难题。别担心,只要你按照以下饮食,保障你快速消灭啤酒肚,把它扼死在萌芽状态。
早餐绝对不节食一定要吃饱
早晨为了赶着送孩子上学和自己上班,同时为了减肥,不少人选择放弃早餐。这是绝对错误的。每天早晨是人体脾胃功能启动的阶段,此时胆汁也开始进入分泌旺盛期,如果不吃早餐是要损害这些器官的功能和健康。早餐不能节食,而且还要吃饱吃好。
早餐吃饱了,不少人选择喝大量的茶水来消除可能造成的脂肪堆积,其实这样做并不利于减肥,一方面茶水冲淡胃液,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能消除脂肪,建议上午可以适当喝一点发酵或者半发酵的茶,如普洱、乌龙、铁观音、红茶等。
广东人饭前喝碗汤是非常不错的生活习惯。饭前喝碗汤不仅增加营养,而且利用汤水把胃先占去一部分空间,实际吃的东西就少了。什么汤都可以,惟独一点,油太重的汤少喝,清汤是最佳选择。
吃午餐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米饭、馒头都能吃,鸡鸭鱼蛋也不拒绝,惟独需要注意的就是只吃七分饱。这样也是为了午饭以后可以更好地休息,吃太多影响休息。
吃完午餐之后也是不建议立即喝茶的,饭后一个小时才可以考虑喝茶。在茶叶的选择上建议与上午的有所区别,这样可以组合发挥茶叶去脂的功效,喝茶的数量建议在500~600毫升左右,即两茶杯水。如果有失眠症状的人,下午便可以喝白开水,这样不影响晚上的睡眠。
晚餐主食少吃点 蔬菜当主角
晚餐是目前都市人一天当中吃得最丰盛的一餐。不过从控制小肚子的角度出发,晚餐建议少吃米面等淀粉类主食。晚餐的饭桌上,蔬菜、鸡蛋、鱼和瘦肉应该成为主角,一碗菌类煲成的汤也是减少主食不错的选择。
此外,晚上八点以后是建议不要再吃任何主食的,这个时候再吃主食不容易消化,最容易造成脂肪在腹部的堆积,还会诱发胃部的疾病。
有不少人反映,按照健康食谱吃,晚上特别容易感觉饿。这是早期身体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如果不吃东西,人感到相当难受。喝杯牛奶或者吃点豆腐干等豆制品,便可以解决肚子饿的问题,要记住不要吃多呦,缓解一下饿就可以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身体适应了,晚上便很少感觉到饿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