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调味品在印度饮食中不可或缺,自古被奉为“珍品”。中世纪时期,黑胡椒曾作流动货币,一小把豆蔻就足以支付一个人全年工资。
如今,调味品成为印度通货膨胀数据中的领涨指标。
巨幅上涨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2月30日报道,黑胡椒、豆蔻和姜黄的价格已创历史新高。罗望子、肉豆蔻、姜和蒜的价格今年上涨了30%至50%。其中,咖喱粉主要原料姜黄的价格今年前11个月上涨了150%,黑胡椒价格上涨超过80%。
德里商人S.戈埃尔说:“调味品价格从未这么高过,它们价格暴涨。”报道认为,调味品价格出现如此涨幅,一方面因为气候反常致产量减少;另一方面缘于印度人生活水平提高,从而消耗更多国产调味品。
印度甜品连锁店主管沙克蒂·辛格说:“随着人们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他们花更多钱在甜品和零食等额外消费上,不管是自制还是购买。这显然意味调味料的使用量增加。”
拖累民生
据《金融时报》数字,印度拥有全球最大调味品市场,总规模达28亿美元,同时生产全世界将近一半调味品。印度人使用的调味品90%为国产。
在新德里担任饭店经理的J.谢蒂说:“调味品价格很高,就像黄金那么贵。不久以前,我们买蒜的价格是每公斤50到60卢比(约合1.1至1.3美元)。现在,蒜价涨到每公斤280卢比(6.25美元)。我们暂时消化了上涨成本,但如果继续涨价,就不得不转嫁给顾客。”
姜黄商人S.戈埃尔说:“调味品,尤其是姜黄和孜然芹,在印度是日常必需品,不管多贵人们都会买。尽管已把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我没看到销量有任何改变。”
孟买居民米纳克希·索兰基说:“贫困和低收入群体正在受罪。调味品、洋葱甚至西红柿的价格每天都在上涨。不管价格多高,我们都得用不变的那点钱购买,别无选择。”
黑市投机
印度官方12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广义的食品通货膨胀指数为14.4%,尽管低于2009年的超过20%,但长期上涨趋势足以引人担忧。
对于食品涨价原因,罗望子批发商拉德沙姆·巴尔基山说,随着投机客盘算着利用供货短缺狠捞一笔,黑市囤积居奇现象日益严重。
“黑市富商秘密购买大量库存,等到价格涨到非常高时才卖,”他说,“农民也要等到价格涨到峰值时才卖。”
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感受到调味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英国伦敦辛纳蒙俱乐部大厨哈里·纳加拉杰说:“我们的供货商……明显抬高了价格。我们采购时必须非常小心,因为我们在消化涨价成本。”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