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后,气候时冷时热,这对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是个大挑战。成都市包括区县在内的粮仓储备粮总量达13.6万吨,一旦这些粮食出了问题,相当于全成都人要饿上3个月的肚子。咋个使储粮不腐烂不霉变、咋个减少虫害、咋个防火……昨日,记者来到二仙桥国家粮食储备库一探究竟。机械通风保证粮温恒定
二仙桥一处偏僻小巷的铁门内,一排黄色联体平房很是显眼。这,就是二仙桥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储备粮仓。目前,该储备库共有6个仓的储备粮食,只储存原粮,小麦、稻谷、玉米各有两个仓的存贮量。
这些粮仓每个长50米、宽20米、高8.5米,间间大门紧闭,就连楼顶1平方米大小的窗户也都关着,目的就是更好地保持仓内温度。
走进2号粮仓,墙上温度计显示:9℃。“这是仓间的温度,粮温实际在15℃左右。”该储备库主任郭林说,2号仓现有荷兰小麦4000吨,市值800多万元。这么多粮食堆在一起,一经散热,粮温会比仓间温度高。夏季,粮温一般在23℃-24℃。冬季,粮温一般在15℃-16℃,误差不超过2℃。“温度高了,粮食品质可能出现变化。”
为保持粮温恒定,冬季最常采用的办法是机械通风。“从2008年开始,每年1月份和11月各通风一次。”该库储备科副科长昌洪说,每个粮仓装有3个通风道,共接9条仓内通风地笼。干湿低温天气时,仓内4扇1.1千瓦的轴流风机一起作业排风;同时,外界空气通过风道缓缓送进仓内,反复几天,直至粮温降至15℃-16℃。
密集布点监测粮堆情况
2号仓库中央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写有“采集器”的长形小盒,盒子下端10条黑色电阻线全部没入粮食堆中。整个仓,共有8个这样的采集器。“每根电阻线上有3个监测点,直垂下去,用于探测不同深度的粮食情况。”昌洪介绍,一个采集器有30个监测点,8个采集器共240个监测点,均匀分布在粮食堆里。在粮情监控室的微机上,2号仓被划分成8个区间,每个区间的仓温、气温、仓湿、气湿数据一览无遗。“如果某个点的粮温异常,我们会马上检查原因。”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该储备库的储粮温度上升期推迟了2个月,由每年的5月份推迟到7月份,有效延缓了害虫繁殖。
严禁烟火外来抽烟也要罚
粮食怕火,该储备库的6个仓都采用红外线监控,配备了157具消防器材、2个500立方米的消防安全池、9个安全栓,1年投入1万余元用于消防安全措施的更换。单位49名职工定期开展防火演练。仓库区域内严禁吸烟,发现一次罚款200元。曾有外来司机趁着卸货停车时在车厢里吸烟,也被举报并罚款。“我们是1991年建成的,这么多年,一次小火灾都没发生过。”郭林说,这几年,其他粮仓陆续发生火灾,但他们这里从来没出现过火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