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的增香剂。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朱立毅、黄小希)从12月中旬“火锅增香剂”“火锅红”“辣椒精”等不明添加物被曝光以来,广大消费者对这些产品是否安全十分疑虑。尽管有行业协会出面回应称“火锅企业经抽查100%合格”,但未能打消人们的疑虑。
如今,消费者需要的答案是,往火锅里加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安全的?记者为此走访了权威部门及人士。
贴有“安全”标签不一定安全
在北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调查这里销售的“火锅增香剂”“火锅红”“辣椒精”等,发现几乎所有的产品标签上,都印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标志,以及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号、成分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既然有了‘QS’标志,那么从理论上说,产品是合格的,也是可以使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火锅企业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说:“除非这些产品用了假冒的安全标志。”
这位负责人有关“理论上安全”的说法十分耐人寻味。他的潜台词似乎是,在一些假冒产品时有出现的市场,消费者还得“理论联系实际”,完全相信标签上的话也是不可行的。
事实上,即使安全标志没有问题,这些产品的“神奇”效果也让人担心。记者在现场只是拿起一瓶“火锅增香剂”看了看,手上就散发出淡淡的肉香味,没上锅煮就有肉香味,消费者自己就可以判断它的味道是真还是假。
这些散发着肉香味的添加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火锅增香剂”的配料表上,除了酵母提取物、水、食用盐等,还标注着一些让人犯迷糊的物质:“增味剂、食用香精”等。
“从标签上来看,这些产品是添加剂的复合物,虽然我国有关复合食品添加剂的通用标准还在制订过程中,但通常认为,只要其中的每种添加剂都符合国家标准,复合后也不产生新的物质,那么它就应该是安全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说。
但是,薛毅也特别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出现在市场上的这些产品就没问题。标签上安全可靠的食用添加剂,也许在瓶子里就成了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工业化学品。薛毅反复提醒记者:现在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添加剂‘下锅’,就是为降成本”
“就像制作100公斤饼干添加20公斤糖,工业化生产可以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但烹饪过程中,厨师光凭掂勺往往不能精准地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负责监管当地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的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根据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范围和用量使用,但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这位工作人员直言,对于餐饮服务环节能否使用食品添加剂,如何有效控制用量和范围等问题,我国尚没有明确规定。
在此情况下,各种火锅“添加物”应运而生。“1斤辣椒精的‘辣味’抵得上5斤辣椒!”北京一家知名火锅连锁企业的技术研发主管王先生说。在他看来,按正常程序调配火锅底料完全不用这些东西,往底料里加这些产品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为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求餐饮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制度,严禁购买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无“QS”标识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
亟待公开相关信息
在问题最先被曝光的南京,相关部门正在开展检查,但目前的工作只能是对市场上索证索票不全的产品予以下架退市,或责令餐饮企业停止使用索证索票不符合要求的调味品、食品添加剂。这并不能让消费者悬着的心放下来。
“票证齐全就能保证这些‘增香剂’‘火锅红’是安全的吗?如果不法商家又往里面加了什么化工产品,票证齐全又能顶什么用?”在北京西单就餐的一位食客说:“重要的是查查这些产品里到底有什么,安不安全,能不能在火锅里用。”
针对目前消费者的疑虑,中国调味品协会秘书长左宝起建议,相关检测机构应展开研究,严格考证哪些食品添加剂可以在餐饮环节使用。
据记者了解,有关部门正对这些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研判,这项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就像去医院体检,查了100个项目,也许漏下的那项正是有问题的。”一位行政部门负责人说:“虽然相关部门不会懈怠,但要准确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安全还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不能判断这些添加物是否安全,就应该向公众发出警示,或者叫停这些产品,这样才能保护消费者。”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选购食品的孙先生说:“如果不公开披露信息,又没有具体行动,拖得越久,大家的不信任感就会增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