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塑造在茶叶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了,无论是大的品牌企业,还是中小的茶叶品牌企业,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拨出一定比例的预算来进行广告宣传、公关传播、事件和现场促销等活动,一些意识特别强的企业更是不断扔出“大炸弹”、制造“酷事件”来达到在短时间内品牌形象“极度膨胀”的效果,这些做法都是无可厚非的,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正面效果。
但是,当我们把这些企业的样本量放大、观察时间拉长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负面的共性东西:如企业的知名度高,而美誉度低;企业的崛起时间短,却消亡的特别快;企业的领导“作秀”多,而员工的“满意”少;企业的广告很“唯美”,但产品很“糟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究其原因,认为是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外功”富而有余、“内功”贫而不足所致;更进一步,企业没有搞清楚“内功”与“外功”的辩证关系,没有认识到的“内功”是形象的“外功”的基础条件,极端的甚至患上了“狂热症”,崇尚“空手套白狼”的本领,其结果不失败倒真的令人不可思议!
那么,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说,“企业内功”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不可能论述全面,只是结合所闻所见来谈几点看法。
当我们把太多目光专注于外部广告等传播形式时,却往往忽略了企业内部员工各种言行的传播效应,没有认识到这种传播的影响往往更直接、更真实,也更具“杀伤力”,其中,“小人物”的言行甚至根本没有进入最高层的视野!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在最底层的、角落中的“小人物”却常常左右着企业品牌形象的“大局”!!
一家企业(姑且称为A企业)的常务副总曾经告诉过这样一件事:这位常务副总及其手下的销售经理曾经为了攻克一个重要的客户B,多次前往B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彼此陌生到相互熟悉再到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从中层的沟通到高层的交流,常务副总与销售经理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B公司的相关人员表示可以优先考虑A公司的产品。但谁知一个多月后,A公司的常务副总与销售经理都感觉到B公司相关人员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突出表现就是搪塞、推托,没有了过去的热情与肯定。A公司的常务副总多方检讨己方的所作所为,认为并没有大的不妥之处,为什么B公司的态度会有重大变化呢?对方也不直接说出理由,订单一事自然随之泡汤。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B公司的一位高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道出了原委:原来B公司的老总在开始计划一次重要的采购时,想到了A公司,由于一时没有找到对方老总的名片,就通过114查号找到了A公司,拨打电话总机后,接线小姐生硬的话语与漫不经心的态度让B公司老总非常不满,联想到自己公司采购产品后还需要对方持续的后续服务,而他们的基层员工竟是如此素质,将来一旦“入彼翁中”,那还不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幸亏自己及早发现,才得以“免入虎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