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拟禁用面粉增白剂,设置一年过渡期,本报联合中华冷冻食品网调查显示
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就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开征求意见,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各方关注。针对这一热门话题,中国食品报冷冻产业周刊记者结合中华冷冻食品网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同时就调查问题听取了部分相关业内人士的阐释。 本报记者 武淑贤/文 见习记者 程相州/图
焦点1 禁白
三成反对 七成支持
卫生部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作为业内人士,您对该禁令持什么样的态度?
据中华冷冻食品网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0%的业内人士表示反对,其余的除个别表示无所谓外,几乎都投了赞成票。
赞:工艺成熟已无必要,竞争将更为公平
河南雪燕制粉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双喜明确表态,作为大中型面粉企业,他们对于禁令非常欢迎。他的理由与征求意见稿中所列类似:
随着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和面粉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加工工艺能够满足面粉白度的需要,很多面粉加工企业已不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吕双喜认为,现在的大型面粉企业的生产工艺已完全可以达到消费者所需求的白度,“过去也只是一些小企业因工艺落后,面粉精度达不到才需要添加。”
益海(周口)小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笪海星表示,在允许添加期间,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往往都是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添加,但小企业就不好说了。“如果彻底禁止之后,大家就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这样竞争也更加公平。”
“如果说有一些专家提出,增白剂除了增白,还具有增筋、加速面粉后熟和防止面粉霉变等作用,那就拿出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服大家,而不仅仅是口头解释。”他提出。
而日前在《新京报》针对消费者的一项调查中,呈现出明显的一边倒局面,约3.1万人参加的投票中,约有91.4%的网友明确表示赞同禁止。
弹:无证据证明有害,对后熟帮助很大
厦门味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嘉辉的意见是反对禁止。虽然本身并不生产增白剂,但作为一家食品添加剂企业负责人,他认为,既然拿不出证据来证明面粉增白剂对人体有害,就不该笼统地禁止。
在意见稿中,针对面粉增白剂的安全性也有表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75mg/kg、在乳清粉中100mg/kg的使用限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除了无害证明外,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连惠章认为,面粉增白剂对面粉后熟的帮助不可小觑。“面粉增白剂可明显缩短小麦粉后熟期,抑制酶活性。”
他以生产经验解释说,小麦粉在加工好之后马上使用,极容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新小麦,酶活性非常大,对发面类产品的酵母会有一些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年小麦粉涨价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增白剂的帮忙操作更加困难。“大家都在抢小麦粉,已经没有等待自然后熟的时间了。”
对于之前存废之争中的麦香味问题,连惠章说,他们也曾做过无增白剂的产品,“国家规定增白剂添加最大使用限量为60mg/kg,我们通常使用为20~30 mg/kg。”前后对比,并没感到麦香味有多大变化。
此外,还有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面粉增白剂的添加量还达不到国际规定,与美国、日本相比更少。“增白剂无罪,是市场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直接导致无罪的面粉增白剂成为众矢之的。政府一禁了事,不是因为‘有问题’,而是因为不可控。”
焦点2 过渡
七成人赞成设一年过渡期
对“拟设置一年过渡期”的提法,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设置一年过渡期,另有约20%的业内人士表示没必要,此外,还有部分人提出可延长或者缩短这个期限。
征求意见稿提出,为尽可能降低禁用过氧化苯甲酰对产业的影响,将设置1年左右的政策调整实施时间,主要考虑面粉生产、销售以及进口周期等情况,同时允许在政策调整日期前生产的、添加了过氧化苯甲酰的食品继续在保质期内销售。
曾从事面粉增白剂生产的李先生表示,相对来说,面粉增白剂生产企业不算多,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全国知名的也就四五家,而且近几年,不少面粉增白剂企业都在转型,不再单一生产增白剂,而开始兼做面粉改良剂。在有一年缓冲期的情况下,除个别产销量很大的企业外,禁令对多数企业影响不会特别大。”
但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不少消费者提出质疑,认为设立缓冲期,是让消费者帮企业“消化”增白剂。一年之后,现有的增白剂基本被吃得差不多了。帮助增白剂相关产业平稳转型,却让消费者的健康受损。
焦点3 监管
禁白令下,最担忧“政府监管力”
禁用面粉增白剂,您最担心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业内人士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型面粉企业继续添加,或者使用吊白块等危险系数更大的产品替代;消费者不愿接受自然面粉;政府监管不力。
李先生表示,他最大的担忧是面粉增白剂禁用之后,吊白块、硫磺熏制等已很少见的情况又会死灰复燃。连惠章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忧。
“即使彻底取缔,国内的市场监管恐怕还是很难,毕竟国内面粉企业非常多,大小不一,良莠不齐,而消费者市场需求又不一样。”李先生说。
对此,吕双喜却比较乐观。他认为,面粉增白剂禁用之后,国家的监管检测应该更方便了,只需检测有还是没有就行了,而不必像允许添加时那样,还要检测量是多少。“长远来说应该是好事,到时不再有人生产增白剂了,就是买也不好买了。”吕双喜说。
焦点4 期盼
渴望政府引导消费观念、做好监管
过渡期期间,您认为政府部门应如何处理?
调查结果显示,作为食品行业业内人士,他们希望在过渡期间,政府部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处理:协助增白剂生产企业做好转型、积极引导面粉企业生产自然面粉、做好消费者观念的引导、逐步加强对增白剂以及钛白粉、吊白块等类似产品的监管。
连惠章表示,虽然他从食品生产的角度出发投了反对票,但国家一旦取消增白剂的使用,他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让厂家提供一些没添加增白剂的面粉,进行比较,“此外,我们产品所用面粉质量都很高,倒也不怕取消。但希望可以加大宣传,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几年前,我们曾经在冷冻企业中率先采用不加增白剂的面粉。”连惠章说,其结果却是市场竞争明显处于劣势,“消费者普遍还是觉得面粉白一些好,否则他们会觉得麸皮处理得不好,所以,禁用后,做好消费者观念的引导很重要。”
笪海星也认为,面粉销售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消费者过去的消费观念、意识需要慢慢转变,国家和媒体可多提倡绿色的全麦粉消费。”
“禁用之后,无论是面粉生产企业还是食品加工企业,都还是需要政府做好监管工作的,毕竟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企业自律的同时也需要监管。”李先生表示。
【背景链接】
是否禁用增白剂争议25年
1986年:商业部在颁布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卫生部同步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每公斤面粉添加60毫克过氧化苯甲酰。
2001年10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联合国内65家大型面粉企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递交“关于修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建议。
2004年6月和2005年7月: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次开会审议小麦粉国家标准修订稿。
2007年8月:卫生部监督局就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定时两个月,最终却未公布结果。
2008年10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组织10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再次向卫生部、国标委递交书面材料,呼吁禁止使用增白剂。
2008年12月:中储粮管理总公司明确要求系统内面粉企业禁用增白剂。
卫生部表示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讨论,再决定是否禁用增白剂。
2010年7月:卫生部在答复全国政协提案时提到,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
2010年9月: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面粉增白剂”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
2010年12月: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发布征求意见公告稿,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冷冻热评
增白剂不再给面粉业抹黑了
提到面粉增白剂,不禁让人想起超市、面馆里那些白花花的面条。这些面条卖相虽好,可是没有小麦香味。人们可能感到奇怪,好好的面粉为什么要添加增白剂?难道这仅仅是为了看上去更美?
不管答案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面条审美观早已不受人待见,除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外。就连最早引进并同意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的前商业部某位官员,后来也加入了反抗行列,并称“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有些地方粮食局还专门生产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当做福利发给职工。
事实证明,在面粉里添加增白剂其实是给面粉抹黑。但问题是,添加增白剂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旦开启就不容易再关上了。
围绕面粉增白剂的存废,曾发生过激烈争议。主张禁用者的观点不必细述,反对禁用者的理由则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过氧化苯甲酰有害健康。说白了,咱们吃了20多年的面粉增白剂,原来是不会吃死人却又没有什么必要的东西。
这不禁让人想问一句:灌水猪肉吃不死人,难道就该天天吃吗?道理明摆着,个中缘由其实只有两个字——利益。由于面粉增白剂进入了生产和流通环节,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而这一链条反过来又阻止了相关标准的废除。
也因此,这么多年来人们不得不一边吃着“漂白”过的面粉,一边看着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煞有介事地讨论存废问题。
如今,《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推倒了面粉增白剂的利益多米诺骨牌。人们只需要再多点耐心,就有望吃上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