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降了!晋城市区蔬菜价格降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2/2010 11:14:29   来源:晋城新闻网

  蔬菜、粮油、水果,这些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到底如何?对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11月29日、30日,本报记者分头奔赴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进行了探访。随着各种稳定物价措施的出台,市区绝大多数蔬菜价格已开始大幅下降,粮油、水果的价格虽然仍有点高,但价格已趋于稳定。

  蔬菜 市场

  
  菜价这些天明显降下来了

  
  在10月份持续上涨后,目前菜价已经掉头回落。昨天,记者在走访各大蔬菜市场了解到,有80%蔬菜品种的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回落,特别是西红柿、芹菜、黄瓜、白菜等市民常吃的蔬菜,降幅更是超过50%。

  绿欣农副产品市场内,在菜贩李菊荣的摊位前,两三位市民正在买菜。与往常论个买不同,现在她们都是埋着头往袋子里大把地装所需菜品。李菊荣告诉记者,和一周前相比,大部分蔬菜都降价了,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购买热情。芹菜从原来的2元1斤降为现在的1元1斤,便宜了一半。西红柿原先卖2.5元1斤,现在同样这个价钱可以买到2斤。黄瓜的降幅也很大,1斤便宜了5毛钱。大白菜、白萝卜的价格也都下降了近一半。
  
  记者走访还发现,除蒜薹、香菇以外,目前大多数菜价已经回归到2元以内。而1元以内的蔬菜也比比皆是,比如胡芹、菜花、白菜、萝卜等。普通蔬菜的价格下调十分明显,香菇的价格则格外引人注目。在金华菜市场,菜价同样在大幅回落。一位菜贩介绍说,11月初,好点的香菇卖到了10元1斤,而近日则掉到了5元左右。

  市物价局监测数据也证明了菜价正在下降。11月中旬,市区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为2.73元/斤,而11月30日,蔬菜的平均零售价格为2.49元/斤,下降了0.24元/斤,下降幅度达到8.79%,回落近一成。

  谈及此次菜价下跌的原因,绿欣市场相关人士称,近一段时间,为了平抑菜价,政府出台了不少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免收过路费的政策,导致了菜价的回落。此外,进入11月份以来,全国的天气情况整体不错,北方大棚蔬菜长势好,市场供应量增加,菜价下跌也就顺理成章。

  据记者了解,市区蔬菜价格的回落有更直接的原因。自11月20日以来,市物价局组织物价监测人员,连日深入到市区各大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进行价格跟踪大检查。对较前一日涨幅比较明显的蔬菜,要实行问究和追责,查明原因,及时发现和制止哄抬菜价的行为,对卖高价的菜贩形成一种“威慑”,有效平抑了菜价,稳定了市场。

  粮油 市场

  
  散装米和低价油销售情况较好

  
  尽管新一季的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已集中上市,但记者在各粮油市场采访发现,我市粮油价格虽没有明显下降,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价格,但价格逐渐趋于平稳。

  在绿欣市场一家卖粮油的店前,市民陈晚菊准备买一桶食用油,可发现5升装花生油的价格与三个月前相比涨了10元左右。“本来打算选购5升装的,现在价格涨了这么多,那我就买这桶2.5升的吧。没想到几个月没有买油,价格居然能相差这么多。”陈晚菊无奈地说。对此,记者采访了粮油批发商郭先生,他告诉记者,食用油价格今年涨幅特别大,平均一桶油要涨到10元左右。普通面粉出厂价68元每袋,零售70元,相比一个月前每袋贵了2元。

  由于价格较高,市民购买大米大多选择散装米。在新市西街的一家超市,约十米长的五层货架上摆满了珍珠米、长粒米、有机生态米等各类袋装大米,种类很是丰富,但记者在观察了近半小时,这排货架几乎无人问津,可在货架另一头,很多市民正在抢购散装大米,原来这种散装米正在搞特价销售。盛了满满两袋特价米的李丽告诉记者,家里每月吃米大约14斤,在米价较高的情况下,她还是多选择相对便宜的散装米。

  食用油同样也在涨。在这家超市里,5升桶装花生油价格多标在80元至100多元,还有一些品牌的花生油打出了黄色特价标识。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品牌的食用油价格在上周都有小幅上调,平日里买油的人少了很多,很多人都是等到搞促销的时候,才出手购买。另外,市民多购买低价位的花生油,高价位的橄榄油买的人很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粮油产品都在上涨。记者了解到,杂粮价格就在整体下降,其中绿豆价格下降最为明显。相比较两三个月前,绿豆价格就由每公斤22元降到现在的每公斤14元。
  
  据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说,食用油价格上涨与原料上涨有关。由于东北地区、河北、内蒙等地出现旱情,致使大豆减产,而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引起了豆油价格上涨。同时,由于粮油加工行业原材料价格和加工成本上升,以及运输成本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粮油价格的上涨。不过随着一系列稳控措施的出台,我市粮油价格已经趋于平稳。


  水果 市场

  苹果酥梨和蜜橘涨得最多

  
  以往每年一到冬天,苹果、蜜橘和酥梨三种水果,以低廉的价格占据着水果市场销售量前列。然而今年情况却不同,水果价格一路上扬,这三种水果价格涨幅最大,如今普通苹果零售价已到了每公斤8—10元钱;蜜橘、酥梨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甚至是翻番涨。

  位于书院街的晶盛水果批发市场,是市区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也是很多超市、集贸市场、水果摊贩的进货地点。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晶盛水果批发市场,看到市场里有些冷清,听不到往日的喧嚣声,停在院内的大货车少了很多,商铺门前堆放的水果也非常少,不少无聊的店主聚在一起打起了扑克。“水果不同于粮油蔬菜,不是市民生活的必需品。今年价格涨得这么高,市民买的少了,商贩们也不愿意来进货了。”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

  据市商务局统计资料表明,今年10月苹果平均批发价为3.4元/公斤,较上月上涨17.24%;梨批发价格为2.2元/公斤,较上月上涨了10%。时隔一个月之后,这些水果的批发价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记者在走访了解到,苹果、酥梨和蜜橘这三种最普通的水果,却是价格涨幅最大的。以“富士”苹果为例,周长70厘米以上的“富士”批发价为每公斤6至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了一倍;酥梨批发价为每公斤3元,比去年同期涨了3倍。另外,涨幅较高的还有湖南蜜橘,去年同期批发价每公斤只有一块六左右,今年就涨到了三块钱左右。与这些水果不同的是,桂圆、黑美人西瓜等高档水果的批发价变化却不大。

  对于水果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不少批发商表示,这是其他农产品涨价的联动效应。一位常年经营苹果生意的批发商告诉记者,他批发销售的“富士”苹果产自临汾,平时他雇车去临汾进货。今年以来,其他农产品涨价对苹果形成了联动效应,再加上运输、装卸、装袋等环节的费用也有所增加,水果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这位批发商还说,去年11月份、12月份,他至少能卖掉30吨苹果,今年同期只卖出近10吨苹果。随着年关临近,水果价格今后可能还要继续上扬。

  记者采访过程中,偶尔有几位市民前来询问水果价钱,当听到往日便宜的水果价钱竟然如此之高时,不少人摇摇头走开了。由于生意难做,市场内一些商铺干脆关了店门,暂停营业。

  (记者 赵明德 李健 吴希莲)

  对策

  建蔬菜临时储备制度

  设置应急调运供应点

  
  菜价大幅下降,粮油水果价格趋稳,这与我市出台的各项应对措施是密不可分的。记者了解到,市商务局就下发紧急通知,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市物价局也及时进行了价格跟踪大检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行为。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保证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市商务局还制定了保障市场供应工作方案,了解粮、油、肉、菜、糖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生产、销售、调入调出、库存等情况,动态掌握市内外货源变化,并选择一批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商店,作为应急调运集散地和供应点,建立应急投放网络,制定应急投放预案,落实快速联系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响应及时。积极与交通运输、铁道部门沟通协调,建立紧急状态下应急商品调运工作机制,确保应急商品调运运力。

  同时,我市还将根据各县(市、区)人口的消费量水平建立临时性地方储备,并协调落实储备资金和配套政策,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承担储备任务,制定储备管理办法,确保紧急情况下调得动、用得上,当市场发生异常波动时,要充分利用当地流通企业网络发达、集散能力强的特点,及时组织货源投放市场。同时加强与产地衔接,选择当地和全国有着一定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建立货源供应保障协作关系,保证在应急状态下有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蔬菜货源,一旦需要,可及时组织调动,稳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