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蔬菜价格回落 给“菜篮子” 加把“安心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26/2010 10:07:11   来源:新华网

  黑龙江日报讯(本报记者 李天池)“国十六条”调控政策出台后,哈市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对冬季大部分蔬菜靠外援的哈尔滨来说,要切实保障“菜篮子”稳定,还需要从根本上下功夫

  “国16”条出台 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国16条”措施出台后,哈市农贸市场和超市,菜价均有所回落。

  哈市物价局25日公布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哈市农贸市场13种蔬菜平均价格2.90元,较前一日下降0.5%。其中,韭菜、豆角、茄子、油菜价格(500克)分别为3.61元、4.71元、2.79元、2.86元,较昨日分别下降8.1%、4.5%、2.5%、1.0%,蒜薹、黄瓜、土豆、白菜价格与昨日持平。

  为了应对节日期间,以及雪后可能出现的堵车而影响蔬菜供应情况,哈达果蔬批发市场蔬菜经营管理部张经理表示,他们已经与蔬菜产地生产者、供应商等建立了“户联网”,确保信息畅通,避免因极端天气影响蔬菜运输和供应。

  多因素推动蔬菜价格上涨

  24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了我省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哈达果菜批发市场,此时正是外埠车辆到这里送货的高峰,从山东、辽宁等省市运来的黄瓜、豆角、韭菜、西红柿等蔬菜,运达后再由这里的二级批发商卖给从哈市及周边市县各个市场来这里上货的摊贩。这里是南方蔬菜产地和冰城市民菜篮子的“中转站”,而蔬菜价格波动也和这里紧密相连。

  在这里经营蔬菜生意多年的批发商任义霞每年冬季都要从辽宁、河北等地,大批量购进韭菜、茄子、柿子等蔬菜。任义霞告诉记者,产地菜价一年比一年高。以前,产地蔬菜的批发价格大多数每市斤不会超过1元,然而,从去年开始价格都在1.0元/斤以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涨价的不只是产地菜价格,运输费、过路费及入门费、人工费等也都随之上涨。以茄子为例,在产地辽宁的批发价每市斤在1.1元~1.2元之间,二级批发商再以1.5元/斤左右的价格卖给市场摊贩,最后市面上的茄子价格则在2.5元/斤左右。“每个渠道的费用都很高。”任义霞说。

  在哈达果蔬批发市场记者见到了刚从山东聊城运货过来的赵师傅。”他说,从山东运蔬菜要两天,以前往返费用在9000多元,现在则要11000多元。他说,燃油价格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增加,最后这些只能转嫁到菜价上。

  减少环节自给自足是根本途径

  哈市地处高寒地区,每年从11月至次年5月是地产蔬菜淡季,外进蔬菜占整个冬季蔬菜市场的一半以上。面对“先天不足”,哈尔滨如何保障“菜篮子”的充盈稳定呢?

  哈市农委蔬菜处于凤琴说,对于哈尔滨来讲,要想在冬季让市民吃上便宜菜,光靠调节外部蔬菜价格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本地冬季蔬菜生产,加大窖储规模和窖储品种。这两方面都需要政府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出台相关的扶植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有涉农专家建议,要发展农业生产,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推广种植反季节蔬菜,从源头上丰富本地蔬菜量,提高本地蔬菜品质。此外,蔬菜在流通过程中,运费、人工、损耗以及场地租金这些因素,不论哪个环节,最终都会转移到菜价上。因此,如果中间环节过多,成本多重叠加,菜价最终还是会被推高。因此,减少流通环节的倒手次数,鼓励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到农户手上采购。完善对零售市场的管理,鼓励农户自种自销,这才是根本途径。
 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近期国务院出台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目前哈市各部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措施。哈市农业委员会蔬菜处于凤琴表示,目前哈市正鼓励郊区菜农利用节能温室种植叶菜,以满足“两节”期间市场供应;同时确保农民手中的窖储菜都能够投入到本地市场,以满足哈市冬季蔬菜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将加大对“菜篮子”的投资建设,强化“市长负责制”,加大力度建设哈市蔬菜基地和蔬菜大棚,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哈市物价部门加大了价格监测预警力度,强化市场价格分析预测,对副食品价格监测实行“一日两报、一周七报”,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其制成品价格检查工作,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一旦发现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立即启动监督检查预案。同时,近期将集中开展商品价格检查,把集贸市场、重点企业、行业组织作为检查对象,将造谣惑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作为检查重点。哈市粮食部门已制定方案。落实了食用植物油和原粮储备,同时组织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并加强了粮油市场监测及粮食库存的监督检查。(编辑:李清芬)